2024年鸠江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12-18 16:10信息来源: 鸠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阅读次数: 字体:【  

时  间:2024年12月18日上午9点

地    点:鸠江区政府一展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鸠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主 持 人:鸠江区文化馆副馆长董伟 

发 布 人:鸠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苑仁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好!

根据发布会安排,由我就鸠江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

2024年,鸠江区以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以构建“一廊一线、双核双翼”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为目标,着力实施“文旅+”“+文旅”,推动鸠江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致力“资源融合”,重构文旅形象一是科学编制《鸠江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24—2027年)》,出台《鸠江区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一廊一线、双核双翼”总体布局。二是构建“欢乐芜湖 魅力鸠江”城市文旅IP形象,制作首部AI动漫鸠江文旅宣传片《鸠江故事》,充分借助先进的3D渲染技术,巧妙结合AI生成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场景画面,成功构建出独属于鸠江的特色的立体影像空间,进而全方位展现鸠江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网络引发热议。三是开展鸠江城市IP创新活动,征集作品超百件。开展“跟着音乐游鸠江”“流动的夏天”原创音乐采风行活动,创作出“鸠江夜曲”等代表作品,打造“音乐+文旅”鸠江品牌。

(二)着力“空间融合”,打造百里廊道一是坚持文化铸魂。出台《关于大力弘扬鸠江区龙舟文化的实施意见》,制定《芜湖市龙舟文化研究报告》,结合《关于全面推进“天门碧水 惠生长卷”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挖掘长江文化、圩田文化、龙舟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鸠江特色资源禀赋,持续丰富“惠生生态湾”文化内涵。二是坚持项目带动。沿四褐山到白茆镇百里长江沿线,依次谋划实施四褐山老工业遗存文旅开发项目、芜湖大龙湾龙舟运动文化公园项目、“天门碧水,惠生长卷”百里江堤生态风景廊道项目、惠生联圩生态建设项目、蛟矶烟浪修缮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汤沟老街改造提升项目,串联形成百里滨江文旅走廊,打造鸠江文旅新地标。

(三)倾力“跨界融合”,打造多元场景。一是推进景区迭代升级。指导引导新华联文旅项目重新调整定位和商业规划,打造“鸠兹夜游演艺小镇”,逐步全面恢复沉浸式演艺活动,通过市井文化、舞蹈表演、民俗表演、非遗表演等,增加消费场景,打造典型商文旅融合业态。方特旅游区投资近5000万元,对景区进行升级改造,丰富业态场景。2024年截止10月全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约722.8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全区A级景区国庆期间7天游客数44万人,同比去年增长30.61%,营业收入314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3.67%。二是打造文旅消费场景。围绕文旅聚人气、促销费,先后举办“芜优乐购 喜迎新春”首届年货节、“赶非遗大集 过欢乐春节”非遗系列活动、第五届“花漾乡旅、生态白茆”白茆金色赏花节、“活力江湾 乐动全城”主题活动、“龙腾皖江 鸠地启航”第二届龙舟文化主题活动等文旅活动23场次。乡村旅游打造沙滩音乐节、摸鱼抓鸭套鹅乡村行、龙舟竞渡、非遗集市等高人气场景,累计吸引游客2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收入约500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66.67%。区非遗项目芜湖浆染技艺获批安徽省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四)聚力“产业融合”,加强双招双引。一是坚持顶格抓招商。建立区文旅体产业链工作专班+文旅体局+文投公司+文创基金暨“1+3”工作机制。拟定《鸠江区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实施细则》,设立6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释放政策带动作用,截至11月底,惠及13家企业,兑现金额超1200余万。今年截止到11月底全区新签约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抖音视频、瑞麦出行等重点企业落户发展。2024年1-10月全区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53.4亿元,增速6.3%。二是搭建对话平台。举办全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培训班,邀请省文旅厅、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领导专家授课。开展文旅产业政企沙龙活动,40余位政企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发展。鸠江区文旅体局前往南京艺术学院和厦门大学开展“紫云英花开  鸠江等您来”专场招才引智宣讲活动,成功使辖区内相关企业与南京艺术学院和厦门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就各自资源优势、优势互补,就文创人才培训、课程设置、顶岗实训、创业就业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三是加快布局新业态。围绕“Z世代”潮玩等场景化体验,积极招引音乐节、水上运动、剧本娱乐、体育赛事、演艺演出等新业态,正在洽谈数字音乐文创基地项目、红色演绎项目、冰雪项目、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项目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点旅游景区游客吸引力下降。主要景区游客量及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其中方特景区接待430.38万人次,接待收入58911.3万元,分别与去年同期对比减少11.31%、7.76%,除了方特二期改造升级闭园影响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景区业态与长三角周边区域存在同质化情况。

二是主题活动对文旅消费带动不足。目前主要活动安排集中在乡村旅游及惠生联圩等待开发区旅游区域,活动内容、形式受限,对文旅消费带动有限。

三是招商引资渠道不宽资源不足。以商招商、基金引导、展会平台等手段不足,未及时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及时布局数字文旅新业态、新赛道,缺少新引进的文旅大项目大企业。动漫游戏产业仅头部企业一家独大,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缺失,断链现象严重。

三、下一步计划

2025年,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巩固发展特色、加速集聚联动、推进融合创新、注重数字赋能,在城东文化科技旅游集聚区的基础上,打造鸠江文旅新地标,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提升宣介水平,打造文旅品牌。一是征集提炼城市形象宣传主题,推出鸠江文旅宣传主题口号,构建“欢乐芜湖 魅力鸠江”城市文旅IP形象,创建“鸠江有礼”文创品牌,打造一批具有鸠江特色IP效应的文旅产品。二是讲好富有感染力的“鸠江故事”,支持流彩动漫原创《鸠鸟传说》网络文学、《倾国倾城》动画片和《干将莫邪之无双剑魂》动漫大电影创作,推进易动文化动漫创新基地项目签约落地,打造“铸剑少年”芜湖城市IP。三是创新营销手段,积极与苏锡常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和沿江城市开展城际战略合作,常态化举办文旅推介。

突出项目带动,打造百里廊道一是突出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城东文化科技旅游集聚区建设,推动主题公园迭代升级,整合鸠江区首位产业资源,谋划汽车文化、冰雪文化、动漫游戏等主题公园,推进主题乐园高度集聚。二是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以惠生联圩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天门碧水,惠生长卷”百里江堤生态风景廊道项目、梦湖田园综合体项目、清水街道滨江文旅项目、龙舟运动文化公园项目、四褐山老工业遗存文旅开发项目等项目建设为载体,串联形成百里滨江文旅长廊,以“惠生生态湾”为核心,打造鸠江文旅新地标。

推进跨界融合,打造典型业态一是加快布局新业态。围绕“Z世代”潮玩等场景化体验,积极招引音乐节、水上运动、剧本娱乐、体育赛事、演艺演出等新业态。二是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谋划打造特色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商业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等商文旅融合发展典型业态,推动商文旅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市场聚合,打造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三是打造数字文化新空间。推动虚拟演艺制播平台搭建和内容产品创作,创新表演型数字人应用,打造具有鸠江特色的虚拟偶像IP不少于1个。使用XR、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等虚拟现实技术和球(环)幕、智能感知等装备设备,打造虚实交互的沉浸式文旅体验新空间。

完善产业链条,壮大文化产业依托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平台优势,借助中国视谷、梦溪科创走廊、流彩动漫(芜湖)IP创新中心、芜优共享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形成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创意设计、广告传媒等数字内容产业企业集聚,打造长三角特色文创中心,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推进华强方特高端智造基地项目、流彩动漫(芜湖)IP创新中心项目、易动文化动漫创新基地项目,谋划招引动漫游戏制作发行及周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影音、穿戴设备制造项目等。

完善配套服务,提升旅游品质一是明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进设施、服务、消费提档升级,支持城市之光滨湖商业街区打造集购物、休闲、美食、娱乐等为一体的情景式体验特色购物街区,持续提升鸠兹夜游演艺小镇品质,打造“夜地标”“夜商圈”“夜生活圈”。二是突出城旅交互融合,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现有文博场馆、城市书房等文化设施融入非遗、旅游等元素,让“15分钟生活圈”更有文艺范、更有品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