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二坝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镇长 杨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复杂局面,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统筹征地拆迁、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安全等各项工作,迎难而上、聚力攻坚,追求发展高线、守牢风险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二坝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68亿元,累计增速13.9%;建筑业产值79.2亿元,累计增速42.1%;工业产值3.82亿元,累计增速30.3%;批发业销售额完成71.28亿元,累计增速15.5%;服务业收入35.1亿元,累计增速362.8%。全区经济运行考核排名第一,较上年上升一个位次。
一年来,我们聚力提能提效,以挖潜育新增强内需动力。坚持以项目招引为抓手,聚焦“项目、产业、主体”,不断增强拼的意识、抢的精神、争的劲头,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招商引资提效。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双招双引”“双首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动对接全区产业链、本地乡贤,寻找更多有效项目线索,着力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全年新增入库投资项目24个,其中亿元项目16个,总投资163.1亿元;新增“四上”企业35家。项目落地提速。结合大龙湾片区详规,充分利用北湾智能装备平台,捕捉良机,重点抓好在手招商引资(税)项目信息跟踪落地。全年累计跟踪项目线索17条,重点在谈项目4个,累计签约项目6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完成新入库亿元省外资金项目2个,完成省外资金11.6亿元。企业服务提升。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保障,坚持上门服务,密切联系包保全镇26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季度上门走访,保持良好“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开门服务,落实一站式受理和首问负责制,全年共解决企业问题72个,问题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坚持专门服务,整合资源开展招商引税和企业服务工作,全年支持产业发展投入4706.6万元。
一年来,我们聚力有为有效,以征地拆迁筑牢发展根基。抢抓江北新区发展机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打好经济发展、征地拆迁攻坚战,全力打造江北新区“现代化新主城”。坚持“征收为零一切为零”工作理念。始终把征地拆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重点项目带头攻坚、难点征收户带头上门、堵点问题带头研判。全年签订土地协议4664.08亩,完成土地清表5028.53亩,签订房屋协议601户,拆除房屋650户,累计清零交地28个项目,重点保障了吴越路项目、G347快速化道路拓宽工程项目、裕溪河特大桥工程项目、天马110kv高压廊道项目等项目的实施。聚焦“落实成效”推动工作。针对剩余任务,及时梳理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强化沟通协调,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注重运用司法手段推动征收工作,结合法律意见依法制定土地退包(代征)方案,通过报裁方式协助项目组成功签订房屋协议30余户,充分发挥法律在征迁工作中的保障作用。落实“从紧从严”工作要求。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加强镇、村两级征收人员的日常管理,尤其对既是项目组成员又是征收对象的党员干部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现象。镇纪委针对房屋丈量、土地测绘、征收协议签订、个案上会、户籍迁移审核管理等廉政风险较高的环节,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征收人员的基本工作素养和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推动阳光征收。
一年来,我们聚力融合融通,以农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监测对象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已消除监测28户59人,新识别监测户14户38人;累计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689条,其中开发式帮扶措施94条,监测对象做到针对性帮扶措施全覆盖。2024年以来,市、区两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全覆盖考核我镇一直位居前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楼江北葡萄特色品牌、康湾村澳洲淡水龙虾、天河村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开辟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镇级强村公司稳步推进“三味蔬屋”共享菜园、欢乐青年街等项目,促进产业集聚。2024年10个村委会集体收入达2375.13万元,村均237.5万元。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聚焦人居环境提升,以惠生联圩生态公园为核心,统筹推进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扮靓无为大堤沿线乡村风貌。精心打造天河合裕路、水楼雍水路示范段等亮点工程,勾勒出“一处处精品、一条条画廊、一片片美景”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2024年共计完成厕所改造232座,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提高农村污水治理能力。
一年来,我们聚力宜居宜业,以绿色发展谱写美丽画卷。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塑造更具吸引力的现代和美乡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之以恒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安排巡逻队,设置“流动哨”,成立督导组,构建起镇、村、组三级严密防控体系。扎实推进环境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处理信访投诉32件,确保环保信访调处率达100%。积极做好辖区内6处排灌站水质检测,32处排水口整改工作,已全部通过现场验收。全力做好迎接省、中央督查组保障工作,中央生态环保督查组进驻期间,未发现任何生态环境问题。省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反馈的7个问题,省卫片反馈的3条农村黑臭水体,均已整改完成。坚定推进长江禁捕。以“长江大保护”为己任,构建起渔业执法队、镇农办、沿江村居、护鱼员四级组织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巡查网络,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守护一江碧水。加大涉渔违法打击力度,聚焦长江垂钓、禁用渔具、“三无”船舶整治,打击各类非法捕捞。全年开展日间突击执法和夜间巡查230余次,联合渔政中队查获垂钓人员49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持用最坚定的决心、最强硬的措施抓好各类违法用地问题整改,2024年7月鸠江区政府新下发至二坝镇的8宗违法用地,现全部完成拆除复耕。2024年耕地找回934.64亩,承诺种植图斑已完成242.23亩,耕地恢复完成340.15亩。2024年度变更调查永农图斑已完成287.34亩,完成率达到90%;2024年12月区级下发年度卫片+季度卫片+历年挂账卫片执法图斑,已完成40亩。严格落实林长制、田长制,扎实开展永农核实处置、新增耕地施工等工作,认真抓好巡林制度执行,切实守好耕地保护红线。
一年来,我们聚力可感可及,以成果共享增进民生福祉。立足共同富裕目标,突出卫健服务优先导向,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镇人民。卫健服务有效提升。按照“保健康、防重症”要求,加强全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年联合各级医疗机构进村居义诊21次,开展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月等宣传活动14场。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年度800人任务数,超额完成孕优检任务,完成率达104.55%。积极开展“暖民心-健康口腔”活动,为我镇适龄儿童进行口腔涂氟1216人次,完成率达243%。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疑似患者摸排工作12次,重点加强对三级以上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力度,严防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依托“三公里”就业圈和就业驿站,全年举办招聘会1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帮助100余名求职者找到称心工作。成立农民工工资治理欠薪工作专班,及时调处农民工欠薪投诉91起。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102.9%完成缴费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知晓率和缴费水平大幅提高。落实被征地农民政策保障,发放失地农民补贴3291人,摸底申报工作持续推进。加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为108名患者上报报销材料,对94人进行医疗救助,确保居民报销应报尽报,医疗救助应助尽助。困难群体帮扶扩容提质。紧盯残疾人家庭实际困难,全面精准落实残疾人补贴政策,全年累计申报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补贴6394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费补贴14455人次。严格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要求,在动态管理、助学活动和关爱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切实保障基本生活所需。按照“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原则,下大力气开展低保复核工作,累计为811户13072人发放低保金,新增70户114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在整个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累计临时救助55人次。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认真梳理镇区路网现状,对长江路、宁桥南路、万通路吴越路及雍水路等部分路段进行修缮,多方筹措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项目,全力解决提树村居民用水、龙泉小区天然气、锦绣龙湾小区停车难等问题。文明创建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挖掘身边道德模范和典型人物,推报二坝好人24名,其中2人获评“鸠江好人”,1户家庭当选市级五星文明户。结合重点工作与节日特点设计推出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开展“文明鸠江我践行”创建活动年相关活动800余场,涵盖理论宣讲、凝心铸魂、弘扬新风、涵育文化、志愿服务等多个系列,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紧盯突出问题,依据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新体系制定方案,推动重难点区域治理,组织专班巡查督查,增强村居文明创建能力,指导天河村获评“市级乡风文明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聚力安定安宁,以底线思维守牢安全防线。切实扛稳抓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责任,始终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筑牢防汛坚固防线。进入汛期后,全镇上下闻汛而动,设立无为大堤、惠生联圩、裕溪河等7个一线防汛指挥点、划定惠生联圩中路段、惠生联圩蛟矶段等18个责任段,构建上下贯通、政令畅通、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确保防汛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期间,330余名镇村干部、245名“两长”、1300余名群众参与值班值守、巡堤查险、清障除险等工作。安全基础更加坚实。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对镇域内710个食品经营主体进行全面督导,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深化消防、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检查各类企业场所570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837处,完成拆窗破网348处。承办了鸠江区第35个国际减灾日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全年辖区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利用全镇14个村居268个网格,全方位、无死角排查各类矛盾隐患,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分析研判会,切实做好源头防范工作。严格落实党政班子领导值班接待和包案机制,明确群众矛盾纠纷化解责任,并整合党员骨干、村(居)民代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资源构建多元矛盾调解体系。2024年全镇党政领导开门接访696批1422人次,研判140次,约访118批293人次,走访90次,矛盾纠纷化解率91%,社会面基本稳定可控、未发生恶性事件。市容整治扎实推进。优化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市容管理常态化,积极落实精细化管理,以日常巡查为基础,以集中整治为手段,全年开展规范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整治行动71余次,出动人员约1013人次,夜间保障264人次,通过设置临时摊群点等便民措施,有序疏导流动商贩进入规范场地经营,有效缓解米芾路等重点路段占道经营问题。针对在建工地渣土问题,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检查在建工地169余次,督促整改135余次,下发告知书9次、责令整改通知书5次。
一年来,我们聚力笃信笃行,以真抓实干提升政府效能。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镇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80件、区政协重点提案1件,镇人大代表建议441件。及时办结“12345”热线工单134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5.9%。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市委第四次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落实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全力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支出,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民宗、人武、退役军人和双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等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历程刻骨铭心、成绩催人奋进。这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有力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攻坚克难、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二坝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牢固,我镇底子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对全镇各村社资源禀赋及自身优势分析研究不够全面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规划意识还不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社会治理、安全生产还有薄弱环节,防范化解风险压力较大;政府敢创新、谋突破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矛盾,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越是重任在肩,越要团结奋进;越是机遇难得,越要主动作为;越是困难不断,越要斗志昂扬。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深化改革和征地拆迁这两篇文章,筑牢增长基石,壮大产业动能,防范化解风险,兜住民生底线,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持续擦亮“长江名镇、创业重镇、江北新镇、省域强镇”四张名片。
(一)着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图强争先。围绕区委提出的“现代化新主城”目标定位,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新主城建设,以“没有项目就没有未来”的紧迫感,大抓项目推进提速,以“优存量与育增量同样关键”的理念,大抓产业创新提能。谋项目,强引擎。聚焦“双首位”,补足工业短板,瞄准行业头部企业,针对与我镇主导产业发展匹配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精准招引项目。依靠江北开发建设大布局,挖存量引增量,重点关注上海建工、中铁四局、中铁十四局、中铁五局等国央企业从外地带来新的增量,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促产业,增动能。以“存量焕新,增量领航”为指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对大龙湾现代科技产业园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吸引“双首位”产业入驻,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工地,抓好建筑业产值和建安税,持续发挥投资和建筑业两大经济运行优势影响,特别是2024年度35家入库“四上”企业以及21个年度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保住经济运行压舱石。优环境,筑高地。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加快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持续深化市场环境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开放化水平。引导规上企业“二次创业”,在项目建设、研发创新等方面倾力支持,助推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制定“一企一策”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认真落实各项新增减税降费和普惠性纾困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加舒心安心的一流发展环境。
(二)着力奠定城镇建设新基础,在推进征地拆迁上图强争先。牢固树立“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思想,咬定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加强协同配合,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提前深入谋划。坚持规划先行、未雨绸缪。结合项目任务轻重,科学制定完成节点,给予征收工作更充足的时间。将墓地的规划建设、被征收户安置、被征地区域基础设施重建、征而未用土地管理等问题统一规划,从而减少工作阻力。定期评估和调整工作策略,根据项目进展和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二是优化体制机制。突出征收部门政策指导、培训、监督的主责主业,持续推动全员征收,动员机关干部下沉,统筹调配人力、物力等资源;强化征收职能部门、项目组和村(居)的沟通协调和监督,建立项目协调机制,监督项目进展,杜绝推诿扯皮,减少内耗,形成最大合力打通人口认定、房屋核违、协议审核等关键堵点问题,提高征收效率。三是持续攻坚克难。结转项目和新承接项目任务交织,繁重且艰巨,始终坚定信心,迎着矛盾上、顶着压力冲,增加主动上门的频次,加大依法征收力度,助力项目“拔钉扫尾”。上下一心、协调内外形成强势推进项目、全力保障用地的良好态势。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专班处理土地权属纠纷,针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专项解决方案。
(三)着力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在促进城乡融合上图强争先。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全域协调联动、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高标准推进美丽二坝建设。做细城乡管理。围绕服务民生,不断完善全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修缮,实施排水管网排涝能力提标改造,解决龙泉小区安装天然气问题。进一步梳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体系,理清职责分工,明确住宅小区执法清单,畅通违法违规行为上报渠道,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发展乡村经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和村级主导作用,强化经营理念,发展“资产+劳务”经营模式,通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集体土地、塘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各类资源,以集体资产参股方式参与经营活动,丰富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改善乡村面貌。立足生态宜居,大力建设和美乡村,结合全域征收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符合二坝特色的风景线,以示范点带动整体建设。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因地制宜稳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推进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清理整治,做好施工工地扬尘防治、黑臭水体治理、砂站整治、道路保洁常态化监管等工作。
(四)着力展示美好生活新气象,在深化民生共享上图强争先。聚焦教育卫生、为老为小、扶弱助困等民生领域,扎实办好人大代表票决的5项民生实事,努力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上实现突破、走在前列。推进健康鸠江建设。持续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现预防为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做好“一老一幼”工作。大力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打造江北星级敬老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促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孤儿、留守、重残、大病等困难未成年人的关爱帮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着力提升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完善“三公里”就业圈和就业驿站人员配置,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稳岗就业,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计划2025年再开发公益性岗位30个。
(五)着力开创平安二坝新局面,在维护安全稳定上图强争先。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全力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严守安全底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排查整治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不断提升安全水平,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开展“平安一家人”试点建设,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基层治理平台,全面提升网格实战效能。强化综治中心(社会工作中心)建设,加强村居与各部门站所之间的协调配合,扎实抓好初信初访办理和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严控风险隐患。加大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力度,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从严控制项目投资规模,从严控制新增债务,在化解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增量,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六)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新面貌,在践行为民宗旨上图强争先。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提高履职能力,争当事业尖兵,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扛牢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把高点站位和谋事力做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抓落实的全链条闭环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见效。筑牢依法行政的思维底线。巩固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做到该履行的程序一项不落,该遵守的规定坚决遵守。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树牢担当实干的工作导向。加强作风建设,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工作,推动基础工作重规范、日常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抓创新求突破。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引导社会各界坚定发展信心、稳定发展预期。守牢干净干事的从政准则。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织密扎牢制度笼子。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使命在肩,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奋楫争先,拼搏实干,朝着既定目标向“新”而行,奋力谱写二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