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褐山街道“十三五”期间主要成就及亮点工作和“十四五”期间工作计划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1-04-14 16:51信息来源: 鸠江区四褐山街道阅读次数:编辑:孙开康 字体:【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成就及亮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四褐山街道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为契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开发江北、提升江南”重要战略,坚持“工业强街,三产富街”发展方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街道所确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坚定实施产业转型,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城市服务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一些亮点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1、“十三五”目标:

――全街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个亿,年均增长5%。

――财税收入达到1.56亿元,年均增长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个亿,年均增长10%。

2、2020年度预计目标完成:

――2020年预计全街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6.3个亿,年均增长6.9%。

――财税收入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11.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2个亿,年均增长15%。

(二)“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及亮点工作

1.全力以赴实施棚户区改造

2017年,四褐山公园周边地块棚改(大件路与长江路交叉口街头绿地绿化建设)项目,91户被征收户全部达成签约,已净地交付;

2019年,为保障居民居住条件和人身安全,积极开展四褐山D级危房排查,并完成D级危房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化工新村28栋周边地质灾害点项目,12户被征收户全部达成签约;四褐山公园周边二期协议搬迁项目,371户被搬迁户全部达成签约;

2020年,管山社区城中村改造(芜湖市第七中改扩建)项目,78户被征收户已全部达成签约;四山棚改一期项目共涉及被征收户69户,截至目前已完成签约66户,剩余3户暂未签约;管山社区棚改项目共涉及被征收户104户,截至目前已完成签约102户,剩余2户暂未签约。

2.凝心聚力产业转型求突破

作为原芜湖市重工业基地,随着老国有企业的衰败,四褐山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十三五”期间,街道党工委按照“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的实施。2018年,“小蜜蜂”电商园作为产业转型的排头兵,已初具规模,已实现引进电商28家,全年线上销售额已接近亿元,并获得2019年度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称号;2019年,鸠江区人力资本产业园经区政府批准设立,是我街境内唯一的区级产业园,也将成为我街产业转型的主力军,产业园2万多平方的平台已完成对外招租,全国唯一一家人力资源上市公司:科锐国际即将入驻产业园,31家人力资源公司、3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已签约入驻产业园。这样,“工匠的摇篮”——四褐山职业技术培训特色小镇建设将迈入快车道;2019年,启动了四褐山康养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工作,并已编入安徽省养老产业规划,同时建立了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并落户到四褐山,目前,正推进芜湖市服务机器人创新基地的项目建设;与李宁集团旗下的非凡(中国)公司签订了招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四褐山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

3、创新发展党建引领品牌

创新党建“1421”群众工作法,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街道党工委推行“1421”群众工作法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每个社区在其治理的网格内组建党小组组长、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志愿服务队队长四支为民办事的队伍。架起社区党委—社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紧密联系的桥梁,打通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群众反映意愿的渠道

解决好社区基层支部党建工作的“空心化”问题,街道党工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优化基层支部设置。依据“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党小组设立在楼栋内”的优化思路,对社区党委下设的二级党支部进行调整,支部书记的改选,实现党支部的实心化,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实现党员的属地化管理。将属地的党员归集在网格支部和楼栋党小组内,实现党员的属地化管理。以“楼栋党小组”建设为切入点。以就近、就简为主旨,把松散的、动态的楼道党员凝聚成一个整体。

深化开展文明实践传习活动,促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街道成立“新时代文明传习实践中心”,4个社区和融汇化工有限公司也相继设立了“新时代文明传习实践中心”。街道结合社区资源,打造了鞍山家园“传习亭”、褐山花苑“传习长廊”、四山社区“传习广场”等“开放式”传习阵地。

4.全面推进“水清岸绿”示范段建设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积极落实整治非法码头工作,沿长江岸线拆除了3座非法码头和3个砂站,同时拆除4200平方米的废弃厂房等建筑物。在区政府的批准下,启动了“水清岸绿”长江岸线示范段项目建设,完成了长江岸线四褐山段的复绿工作,完成了四褐山长江岸线段2公里便道平整,栽植各类苗木约5000余株,回填土35万方,实现长江岸线四褐山段绿化回填土方工程全线贯通,建成了一条长2.5公里的沿江人行休闲慢道。同时,加快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在江边建设一个五人制足球场和一个便民健身广场,整合现有的新奥文体中心等体育资源,积极打造“三个一”体育示范街道。

5.“十三五”期间获得的荣誉

2016年度,管山社区获得三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市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市暑期中小学生暑期三结合教育先进集体一系列荣誉称号社区党委通过社区党建“激活行动”,创造社区服务型党组织,荣获市“社区党建示范点”光荣称号; 鑫泰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国鸿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分别被评为市区“双强六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山社区2015年、2016年均被评为“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曹姑社区被评为“省防灾减灾示范点”、“省市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点”、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区级楼道文化建设先进社区等先进称号。四湾社区党委荣获“鸠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集体、社区荣获全芜湖市“第六批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芜湖市级“卫生社区”光荣称号。

2017年,四湾社区荣获“芜湖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无传销社区”、“第八届文明社区”、并荣获芜湖市2017年省市妇女创业扶持转移市级“妇女之家”项目组三等奖等荣誉称号曹姑社区被评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示范点,芜湖文明社区。

2018年,四湾社区评为全省第一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大江晚报十佳社区工作站;芜湖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曹姑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四山社区被评为芜湖市2017年度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二、“十四五”期间工作计划及建议

“十四五”期间,四褐山街道紧紧围绕“大美四褐山、生活后花园”的发展目标,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努力开拓“党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水清岸绿、幸福生活”的三个先行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将四褐山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北商业中心。

(一)党建引领的先行者

1、深入推行1421群众工作法,结合社区资源优势,加强社会事务服务平台和党群议事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党建品牌。

2、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体系模式的现代化,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建在楼幢里,通过不断实践,打造幸福和谐社区。

3、加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各社区设立“意识形态”专栏;通过设立52个党的声音发布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上级政策部署及时予以发布。

(二)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者

1、推进产业转型工程。鸠江区人力资本产业园作为四褐山产业转型主力军,将完成运营1年成功申报市级人力资本产业,3年成功申报省级人力资本产业园的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人力资本产业园品牌,建成“工匠的摇篮”——四褐山职业技术培训特色小镇。

2、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以建设芜湖市服务机器人创新基地为平台,引进和培育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研发及运用,链接服务机器人的上下游,形成产业的集聚,打造成为全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基地。

3、加快旅游产业的培育工程。充分利用四褐山至天门山的沿江自然风景带,建设一条风景独特的“江天一色”旅游带;建设好14个市级公里之一:四褐山公园改造工程,将四褐山周边地块全部进行征收拆除,让四褐山“显山透绿”,实现“还绿于民”、“还江于民”;建设好“水清岸绿”示范段项目建设,高品质、高标准实施规划建设,充分展现四褐山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4、持抓好商业流通产业的促进工程。以建成城北商业中心为目标,通过164亩的“一号地块”和1200亩的“城北地块”的土地出让,建设一个四褐山新城,同时配套建设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为芜湖市城北的商业中心。

(三)水清岸绿幸福生活的先行者

1、加大棚改力度,沿长江岸线、长江北路、银湖北路三条南北线,对四褐山区域全面实施棚改,“十四五”期间实现棚改基本全覆盖。

2、全面落实民生保障,实现对贫困百姓的保障。通过实施兜底生活救助、开展健康卫生服务等方式,促进民生保障,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老年人互助会”、“阳光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党员会客厅”、“好人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社区品牌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抓好公共道路建设,保障交通出行方便。“十四五”期间,随着“一号地块”和“城北地块”的开发建设,需要规划好配套的公共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功能,保障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