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巷镇2023年村(居)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是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为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鸠江区沈巷镇聚焦群众关注关切,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公开与服务相融合、政务与村(居)务相衔接,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向村(居)务公开有效延伸.通过推动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以村(居)为主体,探索出“一领两线三监督”的村务公开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不关注、“两委”不重视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一领”党建引领规范公开工作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村务公开工作的全面领导,村委会(含居委会,下同)在提出村务公开方案前,征求村党组织(含社区党组织,下同)意见,村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月村务公开内容,并向村委会提出具体建议;在村委会制定村务公开初步方案后,村“两委”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讨论确定公开方案的内容、方式和时限责任人等信息;村务公开后,村党组织通过党员代表、党员网格长、党员楼长广泛收集党员群众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建议,定期反馈村委会,确保了村委会始终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村务公开工作。
二、“两线”线上线下拓展公开形式
各村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设置统一标准的“三务”公开栏,每月按期公示各类事项,接受村民监督。部分村社区还对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利用人员密集的优势,同步设计安装展示栏、设立电子显示屏,向广大村民展示每年的村庄发展重点工作,同时将便民服务事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也放在了广场上,让来往群众一目了然,接受群众监督。
三、“三监督”监督评议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强化村民自治监督,将村民监督贯穿村务公开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村委会制定村务公开初步方案后,需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才能提交村“两委”进行研究确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公开的内容,特别是财务状况进行审核把关、签字确认,广泛征求群众对村务、财务问题的意见,监督村委会作出说明、解疑释惑,增进了党群关系。二是村民评议监督。在每半年组织召开的村民代表评议会上,专门设定了村务公开评议环节,村委会主任要报告半年的村务公开情况,接受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质询,并作出回应解释,村民代表根据村务公开、回应质询情况进行评议,会议全程记录。三是上级监督。强化村干部履职尽责,将村务公开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岗位责任制,纳入镇组织办、民政办对村社区的考核内容,督导指导村务公开制度落实,镇政府联系包村社区干部开展日常监督。村务监督、评议监督、上级监督有效促进了制度落实。
通过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村庄管理、建设、发展的参与感,提升了基层凝聚力,同时也深化了群众对村“两委”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党群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