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巷镇2023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统筹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三区”建设主战略,聚焦发展转型的关键问题,以实施“六大行动”为抓手,集聚要素、集中力量,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在鸠江区“冲刺一千亿、跻身百强区、勇当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新征程中展现沈巷作为、践行沈巷担当。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45亿元,增长22%。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增长10%。完成工业产值15亿元,增长23%。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转型升级、招大引强,夯实产业发展“压舱石”
提升工业发展质态。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成套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建档入库”闲置低效土地名单,“腾笼换鸟”低效用地企业,加快建设沈巷智能网联汽车孵化中心并于4月开园运营,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发动招商引资攻势。聚力招大引强,实施“招商引资大突破”行动。以工业园区、孵化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载体,加快新能源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现代农业等项目的引进。力争全年招引新能源制造业项目2个以上、汽车零部件项目1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着力项目攻坚,实施“重点项目大推进”行动。全力推进信义光伏300MW、云慧光伏200MW渔光互补和鸠风新能源150MW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大盾构管片生产基地、妙奎汽车零部件、氟化钙颗粒球生产等项目建设并投产。
做实营商环境打造。加力企业服务,实施“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健全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优化领导包保联系定期走访和专班推进制度。统筹协调全镇、对接区级涉企服务职能,对个性化难点、堵点问题,以“一事一议”、专题研究等方式推动企业问题解决。
(二)围绕增质扩容、建管并重,精塑城乡面貌“靓品牌”
提升城乡载体功能。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全力推进征收工作,实施“征收工作大提速”行动,预计征地4500亩,房屋征收650户。启动镇区雨污管网改造,完成北港河水系治理。实施部分自来水管网改造,收购双河、五显小水厂。拓宽改造裕新路,建设“四好农村路”14.8公里、养护工程3.7公里。
全力发展现代农业。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园,实施“沈巷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提质”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园区办并实体化运行。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进示范推广,高效推进先正达MAP项目,大力推广小麦赤霉病无人机飞防,带动全镇农业技术更新升级。推进凤城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德弘农业建设100亩的瓜菜育苗基地、天天乐等农业企业建设田间冷藏设施,推进和谐大道两侧蔬菜大棚棚体改造升级。改造高标准农田2.5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找回耕地1000亩、补充耕地400亩。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实施“集体经济大发展”行动,制定实施三年计划,实现2023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2024年村均达110万元,2025年村均达120万元,其中可支配收入50%以上。结合资产、项目、产业、服务,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四种运营模式。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筹资建设61亩乡村振兴产业园,建成厂房预计年收益500万左右。深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打造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个美丽宜居村庄,农村改厕480余户。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画好民生幸福“同心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暖民心行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稳定扩大社会就业,计划举办专场招聘会100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00人次,为企业用工输送1000人以上。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增老年食堂(助餐点)5个。增加公共停车泊位180个。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新增城市阅读空间2个、百姓健身房1个,配建全民健身路径10处。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打造文明实践“硬核”阵地。全面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持续推进疫苗接种,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治工作。大力保障江北综合医院建设。提升全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深化平安社会治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采取“四四三”工作法,强化部门联动、多元联调,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不断巩固平安沈巷建设成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