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鸠江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关于区委第一巡察组“机动式”巡察乡村振兴战略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2-12-20 15:44信息来源: 鸠江区农业农村局阅读次数: 字体:【  

根据委统一部署,2022年2月14日至4月16日,八届区委第一巡察组对我局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机动式”巡察,2022年7月21日巡察组就巡察情况正式向局党组反馈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不够有力方面。

1.“政治站位不够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有差距”。

(1)针对“谋划部署不够全面、对乡村振兴工作不够重视,不能结合区情及工作职责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区农业农村局对乡村振兴相关文件进行了学习,但结合区情如何具体实施没有交流研讨,主要精力是应付上级考核,真正谋划和思考乡村振兴工作不多,到一线具体抓督查抓推进很少”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局班子成员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机会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政策文件,共计完成各类学习7次,学习相关文件30余份。印发《鸠江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暨巩固脱贫成果整改提升月领导小组方案》5个文件。二是成立了区成立了鸠江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暨巩固脱贫成果整改提升月领导小组,区乡村振兴局成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办公室,人员数为5人。督查工作由乡村振兴局定期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乡村振兴局专人负责督查工作,会同其他职能单位共同推进全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完成情况:已完成 2022年10月

(2)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够紧密。2021年,全区防返贫动态监测12户35人,仅占乡村人口数(七普公报)的0.255%。防返贫监测对象未做到逐村逐户排查,“守底线”意识不强”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区乡村振兴局通过日常督查暗访、村居交叉互查、第三方检查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提升镇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区乡村振兴局开展常态化督查暗访工作,对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以下发督办单的形式要求相关责任单位限时整改,目前共下发督办单13期。6月,区乡村振兴局从相关区直部门、江南非涉农村居抽调人员对全区82个涉农村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进行全覆盖检查。8月,区乡村振兴局组织82个涉农村居全覆盖交叉互查,根据检查情况对所有村居进行打分排名,印发了《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八月份考核结果的通报》。6月底,区乡村振兴局安排第三方公司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对全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并出具了《2022年鸠江区防止返贫监测排查第三方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印发了《鸠江区“巩固脱贫成果整改提升月”实施方案》、《鸠江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苦干一百天 决胜攻坚战”专项行动方案》,开展“巩固脱贫成果整改提升月”等专项行动,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题进行专项攻坚,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二是区乡村振兴局按照省、市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于2022年4月底开展防止防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对全区7个涉农镇街82个涉农村居开展全覆盖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所有排查问题整改到位,进一步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目前,全区共识别监测对象104户243人,其中2022年新增监测对象92户人208人,同比增长766.7%。

完成情况:已完成 2022年10月

2.产业支撑不够强,项目招引和载体建设效果不明显

(3)针对“农业产业化层次不高。前端生产主要以露天种植农作物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中端缺乏精深加工经营主体。4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8家倒闭或破产清算,除益海嘉里和光明粮油外,其余32家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没有1家规上蔬莱加工企业。末端销售比较原始。主要依赖外地商贩收购,田头交易依然是销售主体,专业销售、仓储物流机构严重不足”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已完成5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待省、市农业产业化指导委员会组织评审,其中市级龙头企业已通过现场验收,预计有5家企业通过验收认定。二是扶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建设,今年,验收通过3处已完成的冷库,另有4家企业正在开展冷库建设。

完成情况:已完成 2022年10月

(4)针对“品牌意识欠缺。没有省著名商标,没有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够强,项目覆盖不广”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将“三品一标”工作纳入“两强一增”年度考核任务;二是在原有“三品一标”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争创全区第一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鸠江甜糯玉米,目前申报前期工作已完成。

完成情况:已完成 2022年10月

(5) 针对“招商引资质效不高。缺乏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和智慧农业项目,带动能力偏弱,普遍反映项目落户受土地、政策要素制约大,主观上在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挖掘内部潜力,通过“三变”拓展新业态方面思考不多、用心不够。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没有1家规模以上企业”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己摸排掌握江北地区农田、废弃厂房、学校等资源,研判资源利用可行性,作为招商引资洽谈条件。二是推进春禾智慧农业工厂建设项目、卫仕宠物食品基地建设项目签约,春禾项目经过多轮商谈,拟落地于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当前正在草拟合作协议,卫仕项目已现场考察,两个项目争取年底签约。

完成情况:巳完成 2022年10月

(6) 针对“载体建设推进迟缓。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2013年以来引进项目16家,但持续经营能力不强,目前正常运营且不欠租金仅7家。2021年7月成立的园区镇级工作专班主要精力被土地、租金等遗留问题所绊,园区没有出台产业布局规划,农旅产业配套不完善。沈巷高效农业产业园经过前期发展,有一定产业基础,但整体筹划不够,2021年参与市级农业产业园评审,因准备不足被淘汰。今年1月确定了产业园建设方案,但3亿专项债还在申报之中。官陡梦湖田园综合体仅完成项目建设规划编制” 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大优质现代农业企业扶持引进力度,2022年白茆建投与芜湖幽兰谷花卉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芜湖盛兰花卉有限公司,建成智能日光温室大棚6720㎡,打造蝴蝶兰种植观赏基地;积极跟踪袁稻、春禾智慧农业等项目,基本达成投资意向。充分挖掘园区现有资源潜力,打造二龙塘水生态公园,编制莲花套湿地旅游总体规划、水系连通景观提升方案和途居露营地项目建设方案,丰富园区旅游元素。加强农旅配套设施建设,套北生态停车场及白茆休闲观光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已经施工。二是沈巷高效农业产业园目前规划文本已制定,尚未评审。加快沈巷高效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完成白沈路拓宽提升;金色北岸、鲜万家、和瑞等农业企业完成建设蔬菜保鲜冷库设施约7000立方;德弘农业300亩蔬菜瓜果育苗中心已打好桩基;金色北岸完成建设一万平方连栋温棚。3亿元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专项债已经评审入库,巳完成2022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三是迅速启动村庄规划编制,目前已进入村庄规划项目招投标程序;完善官陡梦湖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现已进行多轮修改,待向区主要领导汇报;与区相关部门做好官陡门大捷纪念馆改造及周边村庄环境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的立项对接,确保专项债顺利入库发布,保障工程建设资金明年到位。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3.村级集体经济不够壮大

7)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56个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偏低,强村数量偏少,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15个。推进“百千万”工程不够有力,是落选2021年度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的2个县区之一,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单一,绝大部分村级集体收入主要依靠上级拨付的政策性补助,少数村利用闲置的公房、校产出租获得微薄收益。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项目推进不快,典型培育、示范带动项目不多”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全区集体经济整体大幅提升。今年以来,我区继续以项目化推进发展,把产业振兴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突破口,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多措并举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旅游(套北村)、秸秆饲料化加工(光华村、新园村)、农村电商(新坝村正在打造)等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集体经济预期经营性收入2516.45万元,已完成2333.8万元,完成率92.74%,村均收入41.68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17个,强村比例30.36%。村均收入和强村比例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我区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市处于中等。二是土地流转促增收。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会同安徽长江农林产权交易所进村入户30余次,通过宣传土地流转公开交易流程、奖励措施等,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和群众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成功构建了区、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平台。截至9月份,鸠江区通过安徽长江农林产权交易所平台流转交易农村土地3600多亩,总成交价1000余万元,溢价率高达15%左右,农户亩均发包收益增加约45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三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促增收。今年以来,鸠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双联双应”工作要求,把党建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切入点,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试点打造、集中突破,探索新形势下集体增收和村民共同富裕互利共赢的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全区56个村已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3个,共吸纳入社群众832人,试点村帮助村民增收25.7万元,预计我区全年试点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同比增加97%

完成情况:巳完成 2022年10月

4.农村改革工作推进缓慢

(8)针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迟缓。根据鸠农〔202195号文件规定,当年须完成村社分离,推进村民委员会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帐管理,巡察发现仅官陡街道实行了村社分离,其他镇街工作未开展”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全区45街,除裕溪口街道无涉农社区和官陡街道已实行村社分账外,其余43街都配备了审核会计,共配备审核会计7名;同时,区农经中心统一制作《***镇(街)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审核专用章》发放到审核会计,便于开展工作(见附件一)。二是为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鸠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邀请合肥新中大软件专家来我区授课,从530日至62日共四天时间分别对我区4个镇和3个街道进行了业务培训,参训人员:各镇街“三资”代理中心主任及业务人员、农经站长(代行农经职务人员)、股份经济合作社账务镇级审核会计、第三方代账公司业务人员、各村居报账员。共授课8场次,124人参加了培训。三是下发工作提示单,有条不紊地推进。区农经中心不定期到镇、街、村、社区现场督促指导,在业务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后遗症。四是自查和抽查相结合。为检验村社分账成效,区农经中心统一制定《村社分账工作验收表》要求镇街对村(社区)自查,区农经中心在镇街自查的基础上,再对镇街进行验收,每个镇街抽查3个村(社区),从自查和抽查看,总体良好。五是村社分账后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1、实行季度报账。由于村社分账刚刚起步,业务少,全区从三季度开始报账,由代账公司统一记账。2、制度约束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和区财政局联合行文,制定了《鸠江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鸠农〔202280号)。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9)针对“农村宅基地盘活试点工作不力。2021年,白茆镇三官殿社区、套北村,沈巷镇新坝村作为全区试点村居,该项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问题。

整改情况:村集体收储农户闲置的农房,通过安徽长江农林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租,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16.7万元。

完成情况:巳完成 2022年10月

二、在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方面。

5.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10)乡村规划引领不够。白茆、沈巷两镇仅美好乡村中心村编制了规划,汤沟镇仅前进村编制了规划,二坝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没有提到议事日程。

整改情况:根据省市关于乡村规划的精神,自规分局已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完成村庄分类。按上级要求,2021-2023年完成全部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的编制,因国土空间规划尚未确定,编制村庄规划缺少法定依据,区政府确定的三年计划为2021年完成3个村,2022年完成10个村,2023年全部完成。按计划去年汤沟前进村、白茆三官殿、套北村规划已完成编制。今年的10村已落实到白茆、汤沟、沈巷和清水,各镇街已按要求全部启动了编制工作,二坝镇去年及今年无编制任务。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6.乡村环境整治反弹严重

(11)针对“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好。整治短期有效果,但难以常态化保持,反弹现象极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群众参与不够,“政府干、群众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缺失”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定期组织村民互检互评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激发村民建设人居环境的潜能,形成整治合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开展星级文明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激励镇、示范激励村和“最美庭院”评选,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的村居予以奖励。二是多措并举,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鸠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鸠政办〔2022〕5号)文件,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在村庄规划编制基础上,整合农村道路建管、污水治理、改厕以及村庄绿化等项目,每年整合安排各类涉农资金,用于推动环境整治提升再上新台阶,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区政府目标考核和“鸠地比拼争星夺旗”,根据各镇街报送的计划安排,区委农办每月开展月度考核,季度排名,开展奖补。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2)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不快。白茆三官殿社区和套北村、沈巷双坝村申报全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各项建设任务必须于2022年6月份完成,但目前工作进度缓慢”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鸠江区2021年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白茆三官殿社区和套北村、沈巷双坝村),省级于2022年11月底验收任务。截至目前,鸠江区沈巷镇坝头中心村、套北村王埂中心村已完成“垃圾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公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拓宽及修复、污水处理、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十多项主体建设任务,各镇于10月底己进行验收,省、市级于2022年11月底完成验收。二是鸠江区成立以区农业农村局、各镇、套北村、施工单位、设计公司为成员的中心村工作专班,区政府分管区长定期专题调度,区农业农村局安排各镇人员进行周调度、月通报,区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办每天安排专人现场督导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保障3个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建设亮点内容和文化品牌。为充分挖掘和提升中心村文化内涵,现白茆镇已委托安徽顶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王埂中心村、小地心中心村进行景观提升,重点打造民俗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中心村人文特色、提升中心村文旅品牌效应;重点景观打造,白茆镇以安徽顶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为指导,沈巷镇以绿丰集团为指导,重点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小果园、小花园”及主干道路沿线景观提升、水系景点提升工作。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3)针对“改厕工作重视不够。目前改厕进入攻坚期,各镇申报意愿不强;前期改厕存在标准不规范、清掏不及时、管护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以致厕所卫生难以达标被上级通报”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鸠江区2022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和《鸠江区农村改厕“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班,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为组长,区委组织部、督查室、巡察办和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常态化召开改厕工作调度会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改厕工作稳步开展。二是通过广泛宣传、组织动员,农户思想发生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2022年计划改厕1000户,现系统录入已竣工数1044户,圆满完成2022年改厕任务。2022年区农委要求镇街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项”原则,对我区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23793户完成摸排。上半年“回头看”排查整改问题户厕2813户,此次“回头看”排查整改问题户厕89户,均已全部完成整改,真正让农村厕所改造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三是制定《鸠江区农村改厕建设标准》,对厕具的选择及安装、化粪池施工及安装、建造技术要点做出明确指导和要求。按照建设标准,区农业农村局对各镇街开展培训会并梳理改厕流程,让镇街理清思路,加快改厕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务。四是制定《关于建立鸠江区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按照“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成立管护队伍,健全管理网络,明确部门职责,做好改建厕所后续工作,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7. 长江禁捕工作开展不力

14)针对“专职护鱼员严重不足。按照上级要求各镇共需配备60名左右、各村共需配备110名左右的专职护鱼员,但我区护鱼员数量远远未达标”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区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鸠江区组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护鱼队”实施方案》(鸠长江禁捕退捕组〔2022〕1号),我区招募50名护鱼员,其中沈巷镇护鱼员9名,二坝镇护鱼员8名,汤沟镇护鱼员6名,白茆镇护鱼员16名,清水街道护鱼员3名,官陡街道护鱼员2名,湾里街道护鱼员2名,四褐山街道护鱼员2名,裕溪口街道护鱼员2名。二是采取“护鱼员+网格员”的巡护模式,50名专职护鱼员加上我区110名基层网格巡护员基本满足我区巡护需要。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5)针对“监管制度不全。对各镇(街)护鱼员工作落实情况缺乏相应的日常监管制度,对于镇街每年上报的巡查公里数真实性无法进行验证”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我局制定了《鸠江区护鱼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了护鱼员的管理及考核方案,实现规范我区护鱼队伍管理,提升禁捕执法监管效能,维护禁捕水域管理秩序。二是使用巡护管家APP,查看护鱼员巡护记录

一是我局制定了《鸠江区护鱼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了护鱼员的管理及考核方案,实现规范我区护鱼队伍管理,提升禁捕执法监管效能,维护禁捕水域管理秩序。二是使用巡护管家APP,查看护鱼员巡护记录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6)针对“缺少执法队伍目前江南片区没有执法队,遇有违法垂钓只能劝离”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我区现有渔政执法中队4个分布在沈巷镇、二坝镇、汤沟镇、白茆镇、裕溪口街道承担了我区绝大部分禁捕压力,目前我局拟向上级部门申请,增加我区渔政执法人员数目。二是与经济开发区签订《长江禁捕共管协议》。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7)针对“执法艇人员和经费暂时没有落实。有执法队,遇有违法垂钓只能劝离”问题。

整改情况:我区白茆镇政府通过第三方招聘1名执法船艇驾驶员,经区政府同意区禁捕办每年向白茆镇政府拨付执法船艇燃料费20万元,驾驶员保障经费8万元,合计28万元/年。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三、在乡村振兴保障工作不扎实方面。

8.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

(18)针对“机构不健全。目前没有专门的农业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只有1人且为兼职,无法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同市农业执法支队以及市种子管理站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区范围内的农资市场打假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二是我局印发了《鸠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各镇、村均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员及村协管员,加强了农业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力量。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9)针对“抽样检测工作质量不高。根据《2021年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对农产品质量监管根据辖区人口按照每千人1.5批次抽样检验的要求落实。全区每年抽样检测数为500-600个,目前由于经费不足,每年只能完成50批样品的检测工作”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新增500批次的检测样品任务,并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由芜湖市农产品食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来实施。二是结合“两强一增”项目资金,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9.组织保障有待加强。

20)针对“工作合力凝聚不够。区委农办牵头抓总作用发挥不到位,联席会议制度不能常态化,与成员单位缺乏沟通协调,存在“各自为战”现象,导致乡村振兴工作难以出彩”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班子分工进行重新调整,由樊骐负责区委农办相关事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二是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压实部门责任。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21)针对“人才制约。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才50岁以上占比55%,后备力量断档明显。科技特派员制度虚化,与联系户处于“失联”状态,职业农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2020年、2021年全区种植大户、种养大户培训人员50岁以上占比分别为56%、48%”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特聘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科函〔 2022 726 )要求,我区招募了10人,作为农技特岗人员分配在江北四镇,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为农技推广战线增添了新的力量;二是在全区农技推广一线,遴选了27名农技人员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遴选了45名农技人员参与科技指导员工作,对全区225个科技示范户进行全方位指导;三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利用农闲时节,通过“农技人员包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方式,全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0. 资金保障有待整合。

22)针对“部分资金使用率低。2019-2021年区级财政每年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预算500万元, 实际使用分别为0元、119万元和120万元。2020-2021年区本级安排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均超过1200万元,实际上未使用”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会同主管部门科学编制年度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根据预算项目当年实施情况和实际资金需求情况,合理安排预算资金。二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完善资金申请、审批、拨付程序,严格根据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按政策规定分配、拨付资金。三是加快资金支出进度。不定期加强资金执行情况的通报和调度,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加快资金使用,同时做好资金日常监管,防止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11. 考核工作不严不实。

23)针对“区委农办每年都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工作方案》,但实际上各考评部门没有对照方案认真开展。区委农办对考核全部给予满分的、对分值有涂改的或扣分数值较大的,没有要求考评单位说明理由,仅对各考评单位上报分值简单汇总,形成镇街得分”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已制定完成《鸠江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试行)》。二是对照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业务部门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考核方案。

完成情况:己完成 2022年10月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人:李峰

联系方式:电话5864127;

电子邮箱1694260595@qq.com

 

 

                                 中共鸠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