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芜湖市着力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具体做了哪些措施?

发布时间:2023-04-03 12:56信息来源: 鸠江区水务局阅读次数:编辑:后彬 字体:【  
    一、坚持高位推动 完善考核协调机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工作,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印发了《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完善了水资源管理考核协调机制,统筹部署协调全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市政府将节水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机关年度考核,压实节水工作责任。
二、坚持协同联动 形成节水工作新格局 根据安徽省水利厅印发的《2022年节水调水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水节函〔2022〕90号),印发了《芜湖市节约用水部门协调机制2022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围绕重点行动提出年度具体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分工,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工作部门协调机制作用,适时召开协调联络会议,落实各部门责任分工,合力推进实施,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统分结合、协同联动的节约用水工作新格局。
三、坚持刚性约束 严格落实总量强度双控指标 建立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印发了《芜湖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及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将全市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分解至各县市区。根据“十四五”水资源“双控指标”及省水利厅下达的区域用水计划,结合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用水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业及生活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落实水资源用途管控,严守2022年区域用水计划指标及各项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红线,确保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0.9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9%、6%。
四、坚持节水载体示范 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扎实推进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高校、园区、灌区及节水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提升用水效率。截至目前,我市无为市、南陵县、湾沚区、繁昌区均已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先后建成了省级节水型企业29家,省级节水型高校3所,省级节水型园区1家,省级节水型灌区1家,省级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家;市级节水型灌区1家、市级节水型企业66家、市级节水型公共机构193家、市级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7家。2022年,我市将完成鸠江区、镜湖区2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3所省级节水型高校、2个省级节水型灌区、1个省级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15家市级节水型企业(申报省级6家)、25家市级节水型公共机构、22家市级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等节水载体建设正按计划序时推进。
五、坚持宣传发动 推深做实节水宣传工作 我市先后印发了《芜湖市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紧扣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全国节能周等关键节点,明确宣传主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节水宣传进古城、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网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利用报纸、电视、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开展多角度的节水系列报道,普及节水知识,传播节水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