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情况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27 08:46信息来源: 鸠江区科学技术局阅读次数:编辑:鸠江区科技局 字体:【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鸠江区科技创新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执行区委、政府工作部署,把握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居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开展鸠江区2020年度科技创新十强企业评价,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10家企业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表彰。认真宣传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深化“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兑现2020年度市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资金5896.47万元(其中区级配套3537.89万元),增幅达51.6%。

2.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加强联动协调,精准跟踪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政策咨询、走访指导,持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08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105家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2家,增长率26.8%。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85.5亿元,增长19.1%,增加值105.0亿元,增长14.3%。

3.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支持创新研发,开展研发投入统计培训,协调服务企业做好研发投入归集,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6.3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2%,提高0.58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3%,提高0.1个百分点。立项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1个、省重点研发项目9个(含工程大学4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百城百园”项目2个、软科学基金项目1个、自然科技基金项目1个,市重点研发项目9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软科学基金项目1个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产品设计中心)2家(博康机电、苏立),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企业检测中心(试验检测中心、试验中心)认可单位3家(绿叶制药、河南飞龙、金安世腾)全区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33,其中国家级20家,省级75规范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运营,启动北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创新平台建设白茆农业示范园区获批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鸠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现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4.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全年登记技术合同267项,合同成交总金48.99亿元。推进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工程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举办机器人暨人工智能产业对接会。“面向复杂加工过程的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项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功能性氯化聚乙烯新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5项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相变式蓄热电暖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5项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5.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实施“双招双引”一号工程,鸠江区政府与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贯彻落实《鸠江区关于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4个,指导帮助申报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参加专家评审。其中,市第二批次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专家评审鸠江区设专场。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规模仍待提高,尤其是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从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端人才紧缺二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决策效率仍待提高政府容错机制亟需尽快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服务机制仍待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主体活力还需激发创新政策体系仍待健全,区级层面还未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且未建立产学研合作工作机制。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区科技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抢抓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建设等战略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点抓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发展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高层次团队招引等五个方面努力打造皖江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区和最具吸引力的创业高地。

1.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认真宣传和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奖补政策,积极做好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工作。结合“四送一服”“三重一创”建设,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努力推进科技型企业与大院大所战略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一体化创新发展体系。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有针对性开展帮扶和指导,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一批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建设创新发展平台。实施北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工程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鸠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公共研发平台、企业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

4.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大院大所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行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加速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区落地转化。

5.加强高层次团队招引。紧紧围绕我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项目水平高、转化速度快、产业带动大的团队,争取更多的团队纳入省、市政府重点扶持范畴。同时加强对团队的跟踪服务,协调解决人才招聘、资金扶持等方面的问题,加快项目落地,积极帮助团队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人才计划。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努力,力争实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总数达270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达12%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7%,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不低于市级平均水平。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以上争取更多的团队纳入省、市政府重点扶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