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10+3”暖民心行动方案--《鸠江区“10+3”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就业促进行动”和““新徽菜·名徽厨”行动”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1年12月9日,安徽省人社厅下发《关于印发安徽省“三公里”就业圈实施方案的通知》(皖人社秘〔2021〕253号),该文件围绕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运行机制,首次在省级层面提出建立“三公里”就业圈,通过向社会购买公共就业服务,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2022年5月25日,安徽省委办公厅下发《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等“暖民心行动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22〕15号),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发挥征政府促进、市场调节的作用。
2022年6月《芜湖市“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对“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22年7月2日,芜湖市出台《中共芜湖市委办公室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芜湖市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等“10+3”暖民心行动方案的通知》(芜市办〔2022〕13 号),明确就业促进行动任务,对具体工作内容作出相应部署。
二、制定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就业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也将就业摆在“六稳”工作、“六保”任务首位,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行业、部分群体失业风险上升,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压力增加,人民群众对就业服务需求增强。在此背景下,制定《就业促进行动方案》将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更多暖心服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是省委、省政府“暖民心行动”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部署,是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具体行动,是传承弘扬徽菜文化有利契机,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取得实效意义重大。“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是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起草过程
(一)起草部门学习情况
2023年1月份向各项行动牵头单位传达学习《安徽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10 项暖民心行动 2023 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民生办〔2023〕1 号)文件精神,要求各责任单位积极与市主管部门对接,了解全市项目任务情况及分解我区具体指标内容,启动我区2023年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二)起草初稿
根据《芜湖市“10+3”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芜暖心办〔2023〕2号)文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起草了《鸠江区“10+3”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四、工作目标
2023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失业人员帮扶就业率高于70%,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高于80%,帮助企业介绍用工数 2100 人以上,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5000 人以上。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不少于10000 个,以创业带动就业。到 2025 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0000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 20000 人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不少于40000 个,累计带动就业人数不少于12万人次。
围绕沿江美食菜系和芜湖特色小吃,广泛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2023年,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不少于300人次,其中新增徽菜师傅不少于200人,推动构建技能培训有平台、创业街区有人气、名厨名店有特色的餐饮产业格局。
五、主要内容
“就业促进”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一)打造“就业驿站”,实现“三公里”充分就业
挂牌建立实体“就业驿站”,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安排专人负责。各镇街要为“就业驿站”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工位,有明确、醒目的服务标识,驿站工作人员不少于 1 人,由各镇街按照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统一招录,工资待遇参照社区工作者同类岗位标准执行。2023年,新建成就业驿站不少于10个。
通过市场和政府同时开发托底安置岗位扩大就业。通过“就业驿站”在“三公里”就业圈内开发托底安置的就业岗位,每年不少于 350 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强化各类政策宣传,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就业驿站”及时、全面地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每年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不少于300 人,对培训后创业成功人员按规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
(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支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完善芜湖市大学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践,落实实习实训补贴政策,开展“促进就业认知行动”进校园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留芜来鸠就业。
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扎实推进“两强一增”工作,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免费提供“131”服务(即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引导本地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动态清零零就业农民工家庭。
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深入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就业起航”和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精准提供创业指导、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推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成果转化和优秀创业项目落地见效,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回乡就业创业。
(三)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机制。及时收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区人社局会同产业主管部门以及载体单位,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用工招工服务,让企业用工有保障、季节性缺工有缓解。每年服务企业用工人数不低于 2100 人。
积极探索赴外开展劳务对接。发挥皖北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与皖北劳务对接,组织辖区企业赴皖北举办招聘会,促进皖北劳动者省内转移就业。对接甘肃、云贵川、河南等省外人力资源输出地区,新开发不少于1个劳务基地。2023年开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不少于3 场。
推广订单式“代招”模式。强化与区内人力资本产业园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帮助企业开展 “代理招聘”和劳务派遣用工,兑现落实用工补贴政策,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势,搭建人力资源公司、政府、企业的三角形稳定供给模式。
扩大技能人才供给。围绕急需紧缺工种和劳动者就业需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鼓励辖区内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技能提升培训,通过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培养技能人才。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00人。
(四)深化多元服务机制
发挥多元服务主体作用。培育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对申报 5A、4A 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辅导,支持鸠江区人力资本产业园申报市级产业园。到2025年,力争申报成功3家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家4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活动,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行动,定期举办“2+N”、“退役军人专场”、“返乡农民工”等特色招聘会。
“新徽菜·名徽厨”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一)完善优化培训项目
结合群众意愿和餐饮产业布局,对标徽菜师傅专项能力标准开发,在现有徽菜师傅培训项目基础上,完善优化徽菜师傅培训项目。
(二)动态更新承训单位
结合培训开展情况和学员满意度,评估培训组织实施绩效,在现有定点培训单位组训基础上,动态更新承训单位并及时向社会发布,不断提升培训承载能力和培训质量。
(三)不断扩大队伍规模
鼓励徽菜师傅申报参加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烹饪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按规定兑现技能提升补贴。积极参与“芜湖徽菜名厨”评选及烹饪类职业技能竞赛,持续推进“新徽菜·名徽厨”进基层活动,按规定给予相关奖补。
(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
常态化开展“2+N”就业人才招聘活动,强化徽菜师傅创业企业用工服务。加大对徽菜师傅创业企业扶持力度,加强“一条龙”孵化培育服务。积极创建省级徽菜师傅创业街区,对创业带动就业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创业街区依照相关办法落实奖补政策。
(五)打造徽菜文化品牌
总结推广知名品牌餐饮产业发展经验,构建徽菜餐饮产业标准化体系,培育徽菜龙头企业。鼓励徽菜美食企业开设连锁店、加盟店。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介鸠江特色美食旅游线路和特色美食村。挖掘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吸引鸠江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学技、回乡创业,鼓励徽菜师傅外出就业、技能兴业。
(六)举办特色评选活动
举办鸠江区新徽菜·名徽厨评选活动,深入推介鸠江区徽菜师傅烹饪制作技能技艺,加强徽菜特色文化品牌推广,推动徽菜内涵拓展升级。以“皖美徽菜 百味鸠江”为主题,开展鸠江区“十大原味特色菜、十大金牌名徽厨、十大经典品牌店”系列评选活动。
六、创新举措
“就业促进”2023年行动方案创新提出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就业驿站”,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安排专人负责。各镇街要为“就业驿站”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工位,有明确、醒目的服务标识,驿站工作人员不少于 1 人,由各镇街按照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统一招录,工资待遇参照社区工作者同类岗位标准执行。2023年,新建成就业驿站不少于10个。到2023年底,力争70%的社区依托“就业驿站”的建立,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标准。到2025年,100%的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发挥部门职能,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落实。二是强化政策执行保障,做好资金测算,确保各项奖补资金足额支出。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和“新徽菜·名徽厨”行动相关政策内容。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鸠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解读人:梁峰 陶思旭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596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