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统计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及
“十四五”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21-04-07 19:43信息来源: 鸠江区统计局阅读次数:编辑:刘海霞 字体:【  

“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旨,以敬业担当奉献为职守,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和优质统计服务。

“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6年—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307.2亿元增长到483.03亿元,年均增长9.0%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371.4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比重由2016年的4.853.242.0调整为2020年前三季度的3.740.55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0%,2020年前三季度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2%2020年前三季度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7.3亿元增长到202.5亿元,年均增长11.5%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240.4亿元,下降1.9%;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由60.6亿元增长到89.5亿元,年均增长24.3%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81.0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建筑业产值由163.8亿元增长到223.8亿元,年均增长11.5%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175.4亿元,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9312元,增长到36516元,年均增长7.6%2020年前三季度29165元,增长6.2%

2020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亿元,增长5.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限上商贸零售额增长3.5%,建筑业产值增长8.0%,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0%

一、统计业务工作扎实开展

1.认真抓好统计年定报工作。一是以名录库动态维护为龙头,严格执行入库企业(项目)申报条件、要求和流程,做好联网直报平台申报工作,近五年新增“四上”企业477户,新增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98二是完成综合、农业、工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商贸、建筑业、房地产、能源、科技、劳动工资、一体化住户、劳动力调查统计等专业的25项月度、25项季度及42项年度调查统计报表的上报、查询、汇总、评估、分析等工作。三是完成包括规下、限下等“四下”企业的景气调查、价格抽样、疫情期间企业复工情况监测、畜禽监测、人才调查、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情况、投入产出等10余项抽样调查工作。四是加强对异动企业的审核监测。按上报周期监测工业、投资、商贸、服务业、建筑业等专业中重点企业异动情况,及时通报各载体异动企业和疑似问题企业情况。五是积极稳妥开展相关专业基础数据核实修订工作。根据上级统计局统一布置,严守政治纪律,指导企业有序做好修订数据统计资料收集上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统计数据质量。

2.精心组织开展各项重大普查。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农业普查、第四次经济普查,认真做好各项普查的机构组建、人员选调、组织试点、业务培训、宣传动员、清查摸底、现场登记、复查核实、补缺补漏、数据处理、质量抽查、资料开发等各阶段工作,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普查任务,获取了大量丰富详实的资料,进一步摸清了全区家底,为准确把握区情区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全区三农普共登记了6.18万农户、88个村级单位、7个乡级单位、368个农业经营单位;四经普共普查登记单位10823户,其中一套表单位718户,PAD端采集单位数9170户,个体户935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进行到短表登记的关键阶段。

二、统计服务质量不断攀升

1.不断优化统计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结合GDP核算改革、各类经济运行考核,加强月、季度指标跟踪监测,深入分析各行业领域经济运行情况,注重对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的趋势研判,及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强化与部门的交流合作,推进“十加一”工作模式,对行业发展情况早分析、早研判、早预警,对苗头性问题积极调查研究,形成统计调研报告,向区委、区政府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决策建议。紧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做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关键节点预警分析,为区委、区政府把握宏观走势、掌握微观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2.做好疫情期间统计调查工作。疫情期间,做好“一套表”调查单位及项目单位复工日通报监测工作,准确研判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企业调研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复能情况及相关问题,加强行业复工复产复能共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3.加强统计信息服务。定期报送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撰写统计分析,每月及时印发《统计快报》,每年及时发布鸠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做好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普查资料汇编,利用政务公开网、“数据芜湖”等网络平台发布统计数据和分析解读,强化舆情监测和正确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十三五”期间全区发布《统计快报》53期,共完成各类统计分析、信息近百篇,每年均有分析获区领导批示,为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信息服务。

4.强化扶持企业服务。一是积极参与《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的补充意见》的制定,为“四上”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二是做好20182019年度“个转企、小升规”奖励政策兑现工作,兑现154户符合政策的新入库“四上”企业奖励623.5万元。

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夯实有力

1.加强统计基础建设。一是结合统计督察整改和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达标计划,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规范化建设申报创建工作。2020年底所有镇街、开发区及 “四上”单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均达标准,另今年申报规范化统计站示范点2个、规范化示范企业8户,规范化示范部门2个,已于9月通过市级验收。二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纳入常态管理,促进了基层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规范统计工作行为。对照中央和省市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文件精神,修订《各专业统计资料档案盒内容》,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四是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加强与经济、社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指导部门加强内部统计机构建设,规范使用统计标准,畅通统计资料报送渠道,进一步整合统计资源,增强工作合力。

2.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一是充实统计队伍。配齐配强局领导班子,利用机构改革,增设一名局领导班子副职职位;对局机关各专业设置AB岗,加强人才岗位交流,形成人才的梯次发展,先后推荐3作为区级后备干部人选,并有1名后备干部走上局领导岗位;区统计局、区人社局、区财政局三家联合发文印发《关于落实基层统计人员待遇的通知》文件,巩固完善首席统计员制度,落实首席统计员、辅助统计员和辅助调查员及统计工作项目补助。二是加大业务学习培训力度。制订年度统计业务培训计划,每年开展R&D科技报表、年报工作培训会,开展各类普查专项培训;组织参加各级统计业务骨干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科长大讲堂等培训;做好全局及基层统计站站长统计在线教育学习,并完成目标任务,做到培训全覆盖;代表芜湖市参加2020年全省统计系统数据处理业务技能大赛获得冠军,并受到省、市局通报表彰。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局共组织7000多人次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局机关1人考取高级职称,4人考取中级职称,各级统计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四、统计法治环境得到优化

1.贯彻落实好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在《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及《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台账》和《芜湖市贯彻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安徽)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下发后,我局及时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题听取统计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印发《鸠江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安徽)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并在全区重要会议上强调加强落实好《意见》《办法》《规定》等统计相关文件的再学习、再深化、再提高。同时第一时间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对统计系统整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定专人对接,落实整改工作;建立了统计督察整改工作周报告制度,随后又调整为日报告制度,采取任务清单方式汇总全区统计督察整改工作的最新进展,全力推动整改任务逐项落实,确保整改工作不走样、不跑偏。

2.加强领导干部统计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将“统计造假”列入“一票否决”事项,并运用到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评定中。做好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及晋升职级前统计相关表现的审查工作,对存在统计违纪违法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区、各镇街和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均已建立;区级《统计机构负责人和统计人员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已出台,初步形成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3.认真实施统计“七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在局机关推行全员普法。采取会前普法、以会代训等学习教育方式,增强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充分利用“江淮普法行”、“法制宣传日”、“9.20统计开放日”等活动,大力开展《统计法》及有关条例的宣传教育学习,切实提高企业及基层统计机构统计法制意识。根据《安徽省统计服务千企行动方案》,对27户企业进行了上门服务,做到了统计法规进企业、统计实务进企业、统计调研进企业。

4.扎实开展统计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局《统计造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区委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安排,及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围绕虚报瞒报统计数据、指令企业报送虚假统计数据、违法代填代报等问题,开展多项整治工作。结合区委巡察整改,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5.不断提升依法治统能力。一是增强统计执法力量,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区统计局符合报考条件的3人均已取得统计执法证,同时组织统计执法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市局每年定期开展的执法案卷评审及各级执法检查工作。二是按年度完成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工作,并消除“零立案”。近5年来,全区共依法检查200户单位和企业,并对其中1户企业进行立案,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

“十四五”工作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局将坚持以“提升统计分析服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监督”为中心,继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完善统计制度,创新统计方法,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全区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提供优质统计保障。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保证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工作。要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规范数据来源,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渠道畅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年报、定期报表工作,及时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度情况,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明确思路,全面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旨,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积极探索统计优质服务的新途径,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

三是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统计分析信息服务能力。把分析信息工作和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扎实开展分析信息工作,总结反映各项数据指标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开创统计工作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新局面。

四是依法统计,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要带头学习、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大力做好普法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认真履行执法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使统计执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五是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不断增强统计干部的业务能力;重视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工作氛围;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务实、善于创新的统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