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市级非遗走进安徽公共频道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芜湖“浆染”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清,衰落于近代。2021年,芜湖市正式将鸠江区非遗项目芜湖浆染列为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安徽公共频道播出的《活起来的技艺》节目对鸠江区非遗芜湖浆染制作技艺进行了深入报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让华夏文明传播世界。成语“衣食住行”的“衣”在先,也道出了染织服装业从古至今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农耕社会,吴越之地盛产桑棉,男耕女织可谓是最普遍的社会景象。当时的江南,可以说是“家家有织机、人人会织布”。
芜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自古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宋代冶炼业走向鼎盛,明代成为全国印染中心。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曾记载“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也印证了当年芜湖浆染业盛极一时的景象。
相对于人工合成染料,天然植物染具有安全无毒、色泽自然、气质淡雅等特点,是人工合成染料所无法企及的。
黄勤茹是安徽工程大学服装系的老师,也是芜湖浆染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她结合自己大学所学的染织专业知识,查阅多种古籍、文献资料以及前人留下的珍贵手稿 ,努力恢复出高超的古法染色工艺,使绿色环保健康的天然色彩重现于现代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