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夏交接季节食品安全提示

发布时间:2025-03-23 11:09信息来源: 鸠江区清水街道阅读次数:编辑:章然 字体:【  

    春夏交接季节是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时期,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从而引发食源性疾病。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春夏交接季节食品安全提示:
预防致病菌污染
    保持清洁:确保食物处理前、后手部清洁,避免使用未经清洗的器具。
    生熟分开:生食和熟食应分开存放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烧熟煮透:确保食物彻底煮熟,中心温度不低于70℃,特别是肉类、蛋类和海鲜。
    在安全温度下保存食物:启动冰箱等冷藏设施,避免将食物存放在室温下,应及时冷藏或冷冻。
警惕有毒食物
    亚硝酸盐:外观与食盐相似,食入0.3~0.5g即可引起中毒,3g即可导致死亡,应严禁购买、贮存、食用亚硝酸盐。
    马齿苋:含有较高的草酸,人体不易代谢,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泻、呕吐、腹痛等。
    发霉甘蔗:避免食用外观异常、有霉变的甘蔗,尤其是表面有酸霉味的。
    四季豆中毒:确保四季豆充分加热,颜色由鲜绿变为暗绿,无豆腥味。
    发芽马铃薯:发芽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碱,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应避免食用。
    鲜黄花菜: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应避免食用。
    鲜木耳:新鲜木耳含有卟啉类光感物质,应避免食用,选择干木耳。
    野蘑菇:避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因为难以鉴别有毒与无毒。
食材选购与储存
    新鲜优先:优先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警惕变质食材:检查食品包装是否有破损、胀袋现象,避免购买发霉、异味的食品。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时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确保食材安全。
    分类存放:肉类、水产类和蔬菜、水果应分开存放,使用保鲜袋或保鲜盒密封。
    注意保质期:定期清理冰箱和食品储存区域,及时处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加工与个人卫生
    彻底清洗: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肉类、海鲜,在加工前都要彻底清洗。
    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不同的刀具、案板处理生熟食品,避免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等污染到熟食品。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搓洗双手至少20秒。
应急措施
    食源性疾病症状: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应急措施: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应尽快催吐,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通过遵循上述提示,可以有效地减少春夏交接季节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保障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