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信息】关于全力做好第13号台风“贝碧嘉”防御工作的通知
合肥、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
据省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将于9月16日凌晨至上午在浙江台州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穿过浙江后进入我省中部,对我省造成明显风雨影响。其中,15日夜里开始,我省东部开始出现明显降水,宣城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6日为台风影响我省主要时段,淮河以南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120~18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最大雨强40~60毫米每小时。台风影响期间淮河以南阵风8~9级,其中水面和高海拔山区等局部阵风9~10级。
当前我省处于后汛期,部分地区和干部容易产生麻痹松懈思想,且正值中秋假期,各类风险叠加,防汛防台风形势复杂严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辩证思维、以防为主,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眼睡觉”的警觉性,立足最不利情形,落实落细防御措施,慎终如始做好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
一、压紧压实防汛防台风责任。台风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深刻汲取历史上台风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造成人员伤亡的教训,立足台风横穿我省东西部、风雨强等最不利情况,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督促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面上岗到位、靠前指挥,层层压紧压实防汛防台风责任。各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开展联合会商、联合值守、抢险救援、信息共享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做好本行业、本系统防汛防台风工作,强化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县乡村防汛包保责任人要下沉包保地区组织做好风险隐患排查、人员转移避险等工作,乡、村防汛责任人特别是乡镇长和村支书,要切实履职尽责,做到关键时刻“乡自为战、村自为战”。
二、加强会商研判和预警响应。要密切监视台风动向,滚动预报台风路径、风力、影响范围,特别是强降雨落区、主要降水时段以及雨强等,争取提前量,缩小包围圈,提高精准度。要针对中秋假期,群众出行、旅游和节庆活动多等特点,提前广泛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要加密会商研判,强化预警响应联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动员部署,掌握工作主动。要落实直达基层一线的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确保有“叫”有“应”有行动。
三、全力做好人员转移避险。要严格落实“三个紧急转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组织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幼要落实好“一对一”转移责任,务必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严格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要求,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施工营地等进行全面排查,盯紧公路铁路沿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等,做好隐患排查和灾害预警。要充分考虑预报台风强度和影响范围、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不确定性等因素,适度扩大风险研判区域和人员转移范围,切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四、落实落细管控措施。要加强中小河流、小型水库水电站和高位山塘、涉山涉水景点景区、漂流项目、涉水路桥、在建涉水工程、危旧房屋、城市下穿桥隧和易涝部位、水库泄洪河道等隐患排查和巡查防守,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及时果断落实“关停撤”措施。要加强拦河闸坝调度,避免人为壅高河道水位,对排涝沟渠泵站、涵闸、排水管网等设施设备管理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及时采取疏浚措施。要加强城市低洼地带、下穿桥隧、地铁、地下空间的巡查防守,落实易涝点除涝措施,备足应急排涝物资装备,及时排除积水。要落实防风措施,必要时对水上交通船只、渔船进行管控,视情暂停水面和高空作业,加固农业设施和临时构筑物,消除安全隐患。要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高处作业、涉电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安全管控,统筹抓好中秋国庆安全防范工作,针对性做好交通、旅游、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风险防控。
五、全力做好应急准备。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配齐配强中秋假期应急值守力量,确保突发紧急情况能迅速反应、高效处置。要及时准确报送险情灾情信息,严禁瞒报迟报漏报。台风影响期间,各有关市和部门每天上午10时前向省防灾减灾救灾办报送防台风工作开展情况,突发重大险情灾情1小时内上报。要强化应急准备,在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提前预置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和队伍力量,落实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保障措施,确保第一时间处置险情。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回应引导,营造防汛防台风工作良好氛围。
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