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鸠江区2022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3年8月25日在鸠江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张上海
鸠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现向常委会报告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监督支持下,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按照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批准的预算,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统筹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决算情况总体较好。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支出及平衡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783万元,同口径增长
9%,为调整预算的100%。具体来看,鸠江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2432万元(鸠江区库数),加上级税收返还及补助收入12834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资金96918万元(含集中区征管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上年结转收入14233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9236万元,收入合计621166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7924万元,增长12%,加上解上级支出43597万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140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459万元,支出合计59138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9785 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2.上级转移支付情况
2022年,全区上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128347万元,主要是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16535万元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812万元。
3.预备费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
2022年,全区预备费预算4500万元,实际支出4500万元,主要用于疫情和“三保”支出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2年年初余额127万元,当年安排28459万元,2022年年末余额28586万元,2023年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8459万元后余额为127万元。
4.政府债务情况
经市财政局批准下达并报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区级政府债务限额34752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1137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36153万元。区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4536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09210万元、专项债务136153万元。2022年区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0700万元,均为非标专项债。
5.“三公”经费情况
2022年,全区“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713.1万元(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安排的经费),为预算的72.3%。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为零;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49.1万元,为预算的64.6%;公务接待费464万元,为预算的85.8%。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5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84.4%,加上级补助收入8509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07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53万元,调入资金236万元,收入合计101248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227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调出资金28459万元,支出合计9073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0513万元,结转下年。
二、2022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统筹实现财政平衡
全年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和新增减税降费超100000万元,推动国家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以及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收支预算管理,加强税源管理和培育,确保重点税源平稳。有效防范债务风险,统筹67302万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和化解隐性债务。统筹专项债券资金30700万元,与年内预算安排项目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各项具体举措,严控一般性支出。配合做好土地出让,经营性土地出让总体实现预期。统筹调度资金16944万元,保障疫情防控所需专用设备和物资购置及全员核酸检测。收回存量资金和预算闲置资金6755万元,统筹保障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实施。
(二)切实兜住基本民生
实现财政民生支出417242万元,足额保障国家规定范围和标准“三保”预算支出。统筹发放各类补助资金870993人次34322万元,足额保障低保、特困、失地农民、孤儿和困难残疾人等各类补助补贴及时发放。新增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8681万元,兑付创业扶持资金2139万元。足额提标保障生均公用经费,为全区34707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2485万元;免费提供国家教科书和作业本1124万元;对1731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48万元,新增公办园学位1350个,普惠托育服务托位840个。完成惠农资金社保卡发放系统升级验收和惠农“一卡通”财政补贴资金政策清单公布工作,511806人次21096万元通过“一卡通”成功发放。推进7.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拨付6927万元,支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村水利发展,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拨付资金667万元,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三)聚力支持经济发展
及时拨付各类奖励扶持资金67258万元,保障惠企政策网上超市高效高质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推动扶持产业发展各项政策实施,支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商标、专利等各类涉企奖励扶持资金进度,推动机器人、智能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推进企业上市,福赛科技过会待注册,佳宏新材创业板报会在审,悠派科技和大昌科技省证监局辅导备案,安奇汽车新三板创新层挂牌,资本市场培训企业49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4家。实现直接融资总额16.63亿元。做实政府投资基金并不断扩大规模,设立机器人、跨境电商等子基金,撬动社会资金约35亿元,为“双招双引”和产业发展增强资本保障。充分运用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新增政银担11.15亿元、税融通17.3亿元、续贷过桥资金5.21亿元。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充分运用预算一体化系统落实预算绩效各环节管理,进一步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提高绩效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管理,强化绩效约束。推进财会监督工作,严明纪律规矩,落实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中期规划与年度预算的衔接,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注重政府财务报告与国有资产报告等相关数据共享衔接。加快政府采购“徽采云”平台建设,“徽采云”监管系统、平台电子卖场上线运行。全面完成政府财政、部门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持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相应制定了建投公司、宜居公司、绿丰集团、穗丰公司改革方案,完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细主责主业。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强区属企业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