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 政策文件 | ||
---|---|---|---|
发布机构: | 鸠江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
文 号: | 有效性: | 有效 | |
发布日期: | 2022-07-27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名 称: | 【部门解读】芜湖市“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解读 | ||
关键词: |
索引号: | 003012330/202301-00013 | ||
---|---|---|---|
信息分类: | 政策文件 | ||
发布机构: | 鸠江区人民政府 | ||
生成日期: | 2022-07-27 | ||
名 称: | 【部门解读】芜湖市“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解读 | ||
有效性: | 有效 | ||
生效时间: | 有效 | ||
废止时间: | 暂无 | ||
文 号: | |||
关键词: |
【部门解读】芜湖市“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解读
2022年7月22日,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芜湖市“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芜自然资规函〔2022〕301号,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一)决策背景
基础测绘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确定的法定规划,是国家发展规划体系中重要专项规划之一。《基础测绘条例》指出,经批准的基础测绘规划是开展基础测绘工作的依据。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对芜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公益性、基础性作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安徽省“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写了《芜湖市“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
(二)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2)《基础测绘条例》(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3)《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国函〔2015〕92号文批复,2015年6月印发)
(4)《全国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南》(自然资办函〔2019〕1914号文附件)
(5)《安徽省测绘条例》
(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7)《安徽省“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
(8)《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规划》的发布将为全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适应“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根本定位提供全面指导。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我市测绘地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招标程序,中标单位经过前期调研,资料收集,文本起草,于2021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在2021年7月《安徽省“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发布后,又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于2022年初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并于2022年3月征求了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意见。2022年5月27日下午在合肥市组织召开《规划》专家评审会,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省测绘局、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芜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会议。评审会原则上通过了本规划,会后规划编制单位依照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优化凝练了规划相关内容,形成了《规划》文本。
四、工作目标
“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总体目标:到2025年,加快建设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资源供给能力、综合服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全方位支撑自然资源履职履责、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具体目标如下:
1.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更完善。可全天候提供高精度、覆盖全市域、兼容北斗系统的测绘基准服务。
2.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更强。建立“全天时、全覆盖”地理信息采集更新机制,动态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更多现势性强的基础测绘产品。
3.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水平更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更加深化,公共地图产品更加丰富,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地理信息应用更加安全可控。
五、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重点推进五大任务,一是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成果;二是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三是探索新型基础测绘模式;四是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五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实施建设六个重点工程,一是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完善与维护工程。芜湖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升级改造,建成全面支持北斗三号的芜湖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二是芜湖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工程。完成芜湖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和区县卫星应用节点建设,实现全市域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每季度覆盖1次,1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年度覆盖2次,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年度覆盖1次。三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程。实现市区范围优于0.1米分辨率航空影像每年获取1次;1∶1000数字线划图每年更新1次;优于0.1米正射影像每年更新1次。县区完成相应信息资源更新工作。四是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完成智慧芜湖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天地图·芜湖”)维护与升级,提供公共地图产品保障服务,制定芜湖市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预案。五是实景三维芜湖建设工程。构建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地理场景、基础地理实体,获取其他实体、物联感知数据,建成实景三维芜湖数据库。六是省级芜湖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工程。全面建设芜湖地理信息产业园,力争打造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地理信息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加快地理信息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创新举措
1、立足自然资源主责主业,充分挖掘芜湖市卫星遥感应用需求,提升芜湖市卫星遥感数据管理、产品生产和服务应用技术能力,实现卫星遥感应用的产品服务标准化、网络服务便捷化、技术服务精准化、综合服务平台化,将自然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建设目标落到实处,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卫星数据共享共用的目标。
2. 加强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工作,统筹市、县测绘力量,开展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更新。
3. 推动构建地形级、城市级地理场景、基础地理实体、其他实体,接入物联感知数据,建成实景三维芜湖数据库,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一张底图。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市、县(市、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部门,将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快速稳步推进。建立和健全规划实施绩效监督评估机制,加强规划效果的监督检查,提高规划执行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二)经费保障
坚持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基础测绘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基础测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经费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人才保障
以重大工程项目带动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围绕信息化建设,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职责的管理与技术岗位,培养出一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与复合型管理人才。
(四)宣传保障
整合宣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思路,通过政府网站、数字展馆等窗口,扩大社会影响力。
八、解读机关: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科
解读人:张俊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3115461
电子邮箱:whsgtzy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