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教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分批分类组织学生返校复学,有力有序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发展,做到疫情防控与中心工作“两手抓、齐推进”,较好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任务,保持了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次。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集中学习3次,集中研讨2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综合目标考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局党委班子成员赴学校、双联系点等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4次。推进“双培养”工作,扎实开展“两应”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汤沟秀石小学被评为市级“两应”基层党组织。2名党员进入全区党员教育师资库。开展党员组织关系规范化管理“百日行动”,理顺50名党员组织关系。举办党组织书记暨党员培训班,498人参训。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全年新发展党员24名,新建基层党总支1个,党支部4个,提拔校(园)长11名。圆满完成58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全力支持和配合区委巡察组完成对区教育局党委巡察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焕发团组织新活力。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参与率在全市教育系统位居第一。鸠江区教育局团委被授予“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二、基础建设完成序时任务
争取中央、省级资金467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提升工程项目3个。按时完成暑期校舍维修改造工程5个。安排资金3000万元,完成新开办园二次装饰、内涵配套工作和银湖实验幼儿园、启辰实验幼儿园改造。投入资金386万元,完成18所乡村智慧学校建设项目。添置更新各类仪器设备等约2000万元。扎实推进新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五显幼儿园已完成文本设计,正在进行图纸深化设计、清单编制等工作。清水小学扩建项目已启动项目地块征收工作,正在进行图纸深化设计。全力配合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加快城东区域学校建设。大阳垾小学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外墙保温材料施工和内部粉刷;皖江小学教学楼、风雨操场、综合楼及报告厅等6幢单体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鸠兹小学食堂已封顶,教学楼已施工至三层主体。汀棠ABC地块规划学校、芜湖院子地块规划中学项目已完成前期招标工作。
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联合卫健、市监、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分类分批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复学验收工作。完成民办学校年检工作。指导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依规申请办学许可,新增民办幼儿园1所,民办培训机构14所。白茆中心幼儿园和博雅幼儿园分别获批市一类公办园和优秀民办园。开展学籍专项治理,严格规范学籍异动流程和异动标准,理顺学籍关系,规范学籍管理。加强残疾儿童控辍保学工作,残儿受教育率达90%。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育仁学前教育集团再添新军,新开办的赤铸山路幼儿园、九华北路幼儿园分别交由锦苑实验幼儿园、石城湖实验幼儿园管理。认真谋划新一轮区域内集团化办学和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拟定《鸠江区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经过多轮意见征集,正待区政府常务会研定。
四、教学科研扎实有效
积极探索、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全力参与全省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录制教学视频录像课34节。全区中小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累计102万人次。教学教研成果显著,9人获小学信息素养评选市级奖项;80人获全市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精准投掷活动评选市级奖项;4人获省中小学优质课评选省级奖项;96人获微课大赛市级奖项;45人次获全市优质课市级奖项;6人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市级奖项,其中1人获省二等奖;59人获中考学科复习论文市级奖项;76人获中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市级奖项。加强课题研究,6件课题获结题鉴定,新申报省市级课题11件。
五、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鸠江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沈巷片区教育系统区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交流轮岗275人。新招聘在编教师26名,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招聘幼儿园教职工169人。选派47人参加市级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组织教师全员培训2860人次。持续推进“三名工程”,开展专题讲座、课题申报等活动。3人入选市第三批名校长、名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6人。继续开展区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新评45人,复评69人。
六、德育工作深入推进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确定每年5月16日为“鸠江区班主任节”,授予6名班主任第一批名班主任主持人称号。成功举办鸠江区教育系统庆祝建区30周年文艺汇演、中小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体艺工作再创佳绩。翰文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在安徽省初中男子排球比赛荣获亚军;第三十二中学入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安徽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甲组、乙组比赛中均夺得第四名;新世纪学校荣获芜湖市首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冠军;凤鸣实验小学在芜湖市啦啦操比赛中获得小学组自选项目一等奖,清水小学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均获二等奖,六洲小学获得规定项目二等奖;凤鸣实验小学再次卫冕芜湖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冠军;鸠江教职工篮球队在2020年全区四球一舞系列赛中勇夺篮球赛冠军;2020年中考,三汊河初中体育考试满分率达到64.6%,以均分59.2 位居全市第一。
七、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中考成绩优秀等次学生数逐年提高,2020年达791人,较2019年增加187人,比2018年增加283人,优秀等次学生数占比由2018年的17.6%提高到25.6%。 其中三汊河初中优秀等次学生占参考人数的49.6%,700分(总分760分)以上49人,占比18%,2人进入全市前30名。全区共有54人被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录取,较2019年增加7人,比2018年增加17人,录取比例由2018年的1.2%提高到1.8%。32中有2人被安徽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提前录取(面向全省仅招80人)。
八、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金额676万元,完成校舍维修项目5个,面积10600平方米。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补助学校公用经费2599.4万元,受益学生33475人。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04人次,生活费30.3万元。资助幼儿542人次,发放资助金42.17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61笔,金额147.15万元。
九、教育扶贫用情用心
继续深入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组织4名教师赴宿松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遴选2名教师到宿松龙山学校进行支教,安排宿松县4名校长到鸠江区挂职锻炼,10名教师跟岗学习。成功举办第三届“宿松-鸠江”校长论坛。全年累计购买宿松农产品价值约190万元,对口捐款16.56万元。组织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以购代捐、以购代帮”消费扶贫活动,购买受疫情影响滞销农副产品价值28.37万元。
十、社区教育有声有色
依托市社区教育网上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方式,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等活动20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15000人次 。组织专家赴镇街开展血吸虫防治、健康养身、摄影技巧等专题讲座17节。成功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评选区级“百姓学习之星”28名,其中3人获市级“百姓学习之星”称号。“凤鸣湖爱心教室”被确定为“2020年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色地方品牌项目”和“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鸠兹古镇学习体验基地”和“凤鸣湖社区爱心教室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被认定为“2020年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十一、招生考试平稳有序
全面实行小升初、幼升小网上报名工作。圆满完成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组织实施工作。积极化解城东区域入学矛盾,安排74余名学生在中江小学、育红小学旭日天都分校等学校过渡。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协调安排镜湖区9名学生、经开区223名学生在鸠江区学校就读。
十二、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增强师生防护意识、防护技能,累计发放宣传画400张、宣传单600份,制作防疫知识美篇20余篇。全力保障防疫物资采供,发放一次性口罩319.8万个、额温枪1544把、消毒液5936升、医用酒精4186瓶、呕吐包252套、防护服714件、护目镜714副。建立排查档案、实行动态管控,组织符合核酸检测师生及学生家庭人员开展检测。加强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德育干部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培训,培训120人次。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督导,累计开展督导32轮。
十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印发《鸠江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层层签订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工作业务培训,142人参训。多部门联动,加强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开展校车安全、食堂食品、防溺水实地督查5次。制定《鸠江区教育系统2020年度校园及周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行动方案》,加强涉黑涉恶及“保护伞”线索摸排。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行“三个清单”月报制度,做到及时排查、及时上报、及时整改。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新增4所市级“平安校园”。沈巷二小被授予“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育才学校被授予“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汤沟中心小学、清水小学被评为芜湖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十四、督学督导持续强化
接受2019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获得省级良好等次。完成2019年度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目标督导评估;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完成率100%。加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及时调整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实现了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线上督导、蹲点督查,组织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包保到校。印发《责任督学考核办法》,开展责任督学线上培训,加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