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2021年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21年)

发布时间:2022-01-17 10:01信息来源: 鸠江区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仇忠亮 字体:【  

艺术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渠道和抓手。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感情,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美育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67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校艺术素质测评实施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皖教体[2015]1号)的要求,我区各中小学校能够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全面开展美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区2021年度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年度,鸠江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4所,所有中小学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各校都能按照部颁标准开设艺术课,配齐音乐、美术和书法专兼职教师,依照省类标准配齐配足艺术教学和活动器材,市区、县城多数中小学建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和美术(书法)教室。

二、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成效显著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试行)》(皖宣字[2016]18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秘[2016]586号)和《鸠江区“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试行)》(芜宣[2016]53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区中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和普及,作为“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的试点城市,在2019 年“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调整工作方向,2020年,针对疫情期间的“戏曲进校园”,我们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提升“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力度和成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各方面工作

1、鸠江区“戏曲进校园”读本编写与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大家统一思想,理顺思路,在学习兄弟地市同类读本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读本”为基础定位,以芜湖地方戏曲为抓手,努力彰显芜湖特色。

读本编写工作自2018年11月份开始启动,成立由音乐教研员、音乐大组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鸠江区中小学音乐教育骨干力量组成读本编写组,按照小学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做了相应分工。围绕着读本的编写思路和切入点、读本的特色、读本的适用性、四个学段的衔接和风格的统一等问题,经过多次的讨论、交流和沟通,在意见基本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开始编写工作,并对编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具体问题适时做了些调整,顺利完成《戏曲进校园鸠江区中小学生读本》4册编写任务。

2、其他活动也同步进行:教师戏曲知识专业基本功培训两次、戏曲知识集体备课四次和教法研讨、中小学戏曲知识公开课四节、中小学戏曲知识微课评选等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开展音乐教师“戏曲进校园”的“五个一”活动:开一节戏曲知识课、写一篇戏曲课的教学设计、做一个戏曲知识方面的微课、学会做“戏曲广播操”、写一篇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感受体会和建议。

三、进一步加强音乐、美术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1、以教研活动为抓手,加大音乐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

一年来,音乐学科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关注音乐本体”、“音乐与审美”等专题研究课;“送教下乡”课、“城乡互动课”、“获奖课例观摩”、“德育渗透”活动;“中小学集体备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获奖教师汇报展示活动”等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等节数28节,参加人数约3000人次;开展市级各类培训7 次,人数1320人,有影响的重大培训名称:《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基本功培训》(声乐、钢琴、论文、戏曲知识、舞蹈、戏曲知识等);《音乐学科微课初探与制作》、歌唱祖国”鸠江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唱祖国合唱展演暨与亳州市合唱交流活动(协助市音协举办);开展各种类样的交流研讨活动4次,参加人数约1150人次。

2、关注核心素养,立足于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建设。

1)立足课堂,打造优秀课例,引领课堂教学

开展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项目式学习”研讨活动,探寻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活动,以“设计应用”领域课程教学为项目,分成招贴设计、材料选择、空间布局三个单元,通过任务、计划、实施、讨论、评价环节实现有效教学,效果显著。

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建立团队,指导青年教师美术课堂教学,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开展骨干教师指导团队课堂教学研讨一次,骨干教师团队指导课教学展示一次,骨干教师指导团队汇报课例研讨活动一次,共向全市教师展示10节优质课例,通过这种梯队式的教师培养模式,引领学科团队的发展。

与上海闵行区开展关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美术单元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2)继续开展“关注本土传统文化传承”系列主题教研活动

这一年,继续完善本土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形成了以“三画一灯”为基础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家乡的农村美术”系列课程;“本土博物馆的美术故事”系列课程;“走访民间艺术家”系列课程等一系列特色本土美术课程。

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美术本土特色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活动。

开展“一场不期而遇的视听盛宴”本土美术特色课程课例展示和微课程展示活动,不仅有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传授,还将这些特色课程形成数字课程,通过扫码直接观看,让本土美术特色课程的影响力辐射更广。

切实加强艺术团公益班的团队建设。目前,少年宫艺术团从建团之初的三个专业团体100多个团员,发展到今天八个专业团体,20多个分团,团员数为512人。少年宫艺术团把活动为载体,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节目作为艺术团的工作目标,把常规训练系统化目标化。积极参与各类有意义的展示活动,崭露头角,为各项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合唱团先后赴香港、肇庆参加合唱比赛活动,音乐家孟大片鹏还在电视采访中特意点名表扬了我宫。舞蹈团参加“小荷风采”这一全国性最为重要的专业性舞蹈比赛获得二等奖,后又参加安徽省少儿文艺调演出活动获得一等奖。表演团参加全国宫协比赛获得的一等奖也被专业评委评价为专业、有时代性。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通过比赛和活动,不仅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拓展了各县区教师和学生更深入的交流渠道,如鸠江区、无为市、湾沚区,近几年来,在比赛中的获奖率逐年提高,显示出整体艺术教育的水平正逐年提高,县区与市区之间的整体水平差异也在逐年变小。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倡导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推动了我区声乐、舞蹈等艺术方面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广大青少年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加强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我区艺术教育的纵深发展,展示出我区艺术教育的新成果。

今后我区将继续致力打造一支精良的艺术教师队伍,加强学校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创造性的开展艺术活动,相信经过全市师生的不懈努力,我区的艺术教育水平一定会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