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合肥秘诀 提升干事之能

发布时间:2021-09-18 15:21信息来源:中共鸠江区委 作者:中共鸠江区委 阅读次数: 字体:【    】

按照市委、市政府“学习合肥、追赶合肥”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向东学,往北走,奋力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今年8月鸠江区党政代表团专程赴合肥包河区进行考察学习。此次合肥包河之行,切身感受到了合肥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气象,既看到了合肥成功的表现,也领略到了合肥成功的秘诀。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合肥先进经验做法,拉高标杆、提升格局、比学赶超、奋勇争先,驰而不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

一、读懂合肥追求创新的大境界,让创新成为鸠江的最强基因

合肥是一座快速崛起的创新之城,从50多年前合肥对中科大的倾城之恋,到现在合肥基础科研能力位居全国第三,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前列,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是合肥成功最鲜明的写照。“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就是要读懂合肥追求创新的大境界,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是以创新思维谋发展。眼界决定境界,思维决定思路,合肥成功的关键在于思想解放、敢想敢试。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壁垒,传承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力激发广大干部创新创造的激情热情,真正让创新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

二是以创新举措促发展。创新贵在落地落实,合肥科技创新取得的非凡成就,根本在于精准制定实施了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一系列创新创造具体举措。这启示我们,创新必须拿出实招硬招,我们要从实效性和操作性出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系统推进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形成有新气、接地气的具体行动方案,并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同时积极构建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着力打造融通各种资源、衔接各个产业、激发各方力量的系统创新链,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力、要素集聚力、功能承载力。

三是以创新人才助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考察中合肥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从云谷创新园人才公寓的高品质高颜值就可见一斑。面对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我们必须把招才引才育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紫云英”计划,抓紧与市人才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健全重点人才项目激励机制,加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汇集,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公共研发平台,到2025年末,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高层次人才团队总数双双破百。

二、读懂合肥产业培育的大手笔,让产业成为鸠江的最硬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近年来,合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入列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风生水起,有力促进了合肥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美丽蝶变。“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就是要读懂合肥产业培育的大手笔,夯实产业这个最关键的根基,从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坚持“双招双引”和培育本土企业两手抓。一方面,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聚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文化旅游体育、跨境电商及电子商务四大主导产业,协调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大健康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持续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末,各产业发展链条集群产值全面突破 100 亿元。另一方面挖掘一批发展前景广、市场空间足的优质本土企业,按照“分批分次、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奖励、上市跟投等方式,加快推动这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和股改上市,从而进一步在鸠江扩大投资规模,落地更多募投项目。到2025年末,至少1个产业链龙头企业产值突破 100 亿元,至少5个产业链龙头企业产值突破 50 亿元。

二是坚持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两手抓。一方面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聚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这个首位产业,加快构筑产业生态,大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到2025年末,基地产值突破800亿元,争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引导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等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到2025年末,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电子电器产业产值突破130亿元。

三是坚持要素保障和项目服务两手抓。一方面,把土地要素保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连片开发、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土地增减挂钩、向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等方式,最大限度为重大产业项目腾出用地空间。另一方面,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长久之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开通党员干部联系企业亲清直通车,大力践行服务企业1%工作法,建立健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企业制度,把项目招商、洽谈、落地、开工、达产等各个环节都抓细抓实,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新创意创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读懂合肥城市开发的大气魄,让“双北”成为鸠江的最亮名片

合肥滨湖新区从2006年启动建设以来,短短15年间,用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和科学的城市功能布局,从一纸规划到遍地开花,现已成为国内高质量建设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就是要读懂合肥城市开发的大气魄,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打造人民城市样板区。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向东看、往北走”,以江北新区建设和城北四褐山片区城市更新“双北”工程为主攻方向,结合合肥城市建设经验,重点要做到“三个先行”。

一是规划先行。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考察中,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是按照国际标准,对标国际一流,“两核两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核心引领,轴带推进、组团联动”的发展格局,给我们强烈发展震撼。因此,我们在推进江北新区建设和城北四褐山片区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秉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控制性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真正用规划描绘崭新的发展蓝图,明确未来城市建设空间发展架构。

二是征收先行。征收是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随着新一轮江北新区建设的全面提速,大面积征收工作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对此我们于8月20日召开全区江北新区建设征收工作誓师动员大会,安排区四大班子领导包保联系27个项目,选派16名优秀年轻干部在江北征收项目组驻点办公,出台了征收“三项经费”和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发出江北新区征收动员令,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时间意识,加大督导调度,确保在既定时限内完成征收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围绕四褐山片区城市更新工作,抓紧谋划启动相关征收工作。

三是配套先行。合肥滨湖新区启动建设之初由于位置偏僻,很难吸引人员入驻,对此合肥通过先引进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从而带动了房地产业发展,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兴起,不仅节约了开发成本,又迅速形成了人口集聚效应。这启示我们,新区建设必须先做好城市配套,当前,江北新区和四褐山片区同样存在人口流失、投资巨大等建设难题,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江北区域、四褐山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助力新区开发建设,同时借鉴合肥坚持绿色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十八联圩湿地为蓝本,加快实施惠生联圩生态建设工程,提升建设四褐山绿色生态长廊,把“生态文明”植入城市建设,将鸠江打造成生态示范区和现代新城的名片。

四、读懂合肥敢于负责的大担当,让实干成为鸠江的最美风景

考察中我们深刻感到,尽管合肥已处于领先地位,但合肥干部依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务实苦干的奋斗基因,合肥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干部能力作风的坚强支撑。“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就是要读懂合肥敢于负责的大担当,弘扬“见第一就争、见台阶就上、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四见”精神,敢想敢干、敢闯敢拼,蹚出一条换道超车、换车超车的崛起之路。

一要敢干事。合肥投资京东方、蔚来,尽管现在看来非常成功,但当时干部也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在干,没有敢于负责、敢于担责的精神是做不到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培养使用敢于担当、勇于突破的干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闯将,让敢干事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同时,健全和落实精准容错、规范纠错、抓早防错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二要会干事。考察中与合肥干部交流,他们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对新生事物的认知,都令我们刮目相看。我们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专业化素养和能力,尤其要注重对经济、金融、城建等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打造一批懂经济、会抓发展的行家里手。

三要干成事。想干事而不去干、坐而论道不行;能干事而干不成、没结果也不行。我们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干成事”作为价值追求,牢固树立“没有完美、只有更完美”的工作导向,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努力以每个部门、每项工作、每位同志的不断进步共同推动鸠江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四要不出事。不出事是一种底线,也是干事方法和德政素养的体现。我们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推深做实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坚决整治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导广大干部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头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以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形象,奋力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