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产业的调研报告
(副区长 束晓伟)

发布时间:2021-07-06 11:20信息来源:副区长 作者:束晓伟 阅读次数: 字体:【    】

此次区委、区政府组织赴苏州、南京等考察,使我感触很深,特别是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参观南京天安数码城莱斯网信、联童、云计算基地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让我备受震动和鼓舞,这些企业都具有建设标准高、发展速度快的特点,秦淮区大数据产业优势在于项目大、链条长、要素全、理念新。学习先进找差距,借鉴经验促提升。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取长补短,积极进取,不断进步,以高标准、严要求和务实举措,推动我区大数据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一、大数据产业内涵和外延

大数据成为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思考模式。

大数据的内涵和外延: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而来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提供了日益增长的碎片化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安装了连续测量和报告运行情况的装置,计算机产生的数据包含了使用者在发电邮、发短信、写微博等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有趣信息,而音频、视频数量庞大,同样结构松散。大数据技术让这些海量的碎片内聚在一起,触发新的价值。这正符合大数据发生作用的首要要求——海量数据源必须是无序的,分散的。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分析以及分析基础上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决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数据的变化以及各数据间的相关性、挖掘以往被忽视的规律、获得具有洞察力和新价值的东西,实现对人类行为的预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商业决策。

数字经济定义为:由信息技术革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从内涵上来说,电信、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信息技术相关的行业本身就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从外延上来说,由信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新商业模式,新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所获得的更多效用,都属于数字经济。例如网约车、无人驾驶、工业生产中物联网的作用等。这些行业可能本身并不直接隶属于信息技术相关行业,但它们的兴起却实实在在的产生于数字经济的土壤中。

二、我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以来我区新招引大数据项目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是:芜湖迈智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城市超算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1.5亿元;南威软件集团安徽区域总部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和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数字经济与网络安全区域总部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新引进上市公司3家,分别是:南通智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三板)、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A股)和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

截至2020年底,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年产值总计89亿,其中三七互娱60亿、移动14亿、中电兴发7亿、叠纸网络4亿、联通3亿,其余企业共计约1亿。鸠江区瞄准“芜湖市大数据产业核心区”的定位,抢抓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机遇,“十四五”期间,鸠江区“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0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体规模较小;二是产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大数据类服务业没有覆盖生产生活全方面;三是龙头企业少,极个别龙头企业增长乏力,严重拖累全区盈利性服务业的增长;四是产业链不齐全,就单个产业而言,后台以及运营较多,研发和市场不足,补链任务重。

三、主要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现行我区产业发展阶段,区委、区政府更加注重专业化的产业楼宇建设,更加注重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更加注重特定服务业领域产业链条全覆盖,认真研究特定行业细分市场的各类业务形态和创新业态,努力打造形成各领域上下游产业齐全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思路

在工业互联网、新零售、人力资源、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数字产业平台领域发力,坚持做到“六个一”。即:围绕一种产业业态、紧抓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组招商平台、配套一组服务机制、打造一个集聚基地、组建一支产业基金,最终做到一个管理机构管理一栋楼宇,集聚一个战新产业,形成一流服务,做到一个单位负责到底。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力争打造十个领域的产业集聚楼宇,每个产业楼宇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税收5—8亿元,在华东地区乃至在全国成为领先的产业集聚高地,为芜湖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三)发展举措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研发创新、要素供需、供应链金融和智慧物流等服务在内的全价值链协作以及资源的精准对接,赋能产业升级。支持平台企业、应用企业、第三方开发者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业创新,培育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众包众创等融合发展新模式。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物流供应链智能化水平,示范带动全省智慧物流业发展。加快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统筹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智能仓储与配送、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支持搭建多式联运大数据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大整车物流服务业务,加快拓展供应链管理与咨询服务、数字供应链服务等领域。

大力发展新零售。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新零售企业,建立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字驱动型新零售业态,为安徽新零售创新应用发展提供示范。围绕时尚消费、品质消费、体验消费等领域,不断完善由数据、供应链、物流、支付、金融组成的新零售生态系统,加快线上平台扩张和线下市场开拓。大力发展“直播带货”,鼓励开展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智能营销新业态。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本市场,支持建设线上人力资源交易平台,鼓励发展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线上职业培训以及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源服务等,特别重视B2C模式求职平台发展。积极探索自由职业者服务业态。

大力发展线上文娱。加快集聚发展现代传媒、数字文化创意等业态。重视用户体验,推动网游手游、网络文学、动漫电竞等互动娱乐产业发展。布局发展5G高清影视、云游戏等。

大力发展软件信息服务。高标准打造软件信息产业园,突出行业应用,建设数字产业化应用基地。支持研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及应用解决方案。探索发展数据流通交易业务和数据资产化,促进数据资产市场化流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