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街道:小楼门撬动大治理,共商共治打造更有温度社区家园

发布时间:2023-05-22 17:04信息来源:鸠江区清水街道 作者:杨馨蕾 阅读次数: 字体:【    】


“我们现在每天进出楼门,都得看看地面有没有脏的、乱的地方,这是我们共同建设的楼门,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在鸠江区清水街道万春社区50号楼1单元住了近10年的黄月香说。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解决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清水街道党工委创新探索“楼门议事”机制,组织楼栋居民“拉家常”协商议事,共同解决楼栋公共问题,推动自治自管。如今,进入试点单元门,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邻里在楼门“拉家常”,小小楼门成为了收集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会客厅”。
     小楼门“治”起来,党群共建融汇社区治理聚合效应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功能。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示范户”四级党建网格优势,统筹梳理资源,积极探索“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街道党工委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方式,优先遴选自治条件较好、居民参与度高的万春花园芳园50栋、融园4栋、融园9栋、嘉园22栋、嘉园8栋等5个楼栋开展楼门自治试点,在居民住户中充分挖掘党小组长、网格员、网格协理员、微网格员、志愿者、居民骨干等共治力量组建楼栋自治小组,负责统筹楼栋管理整体事务。协商制定《楼栋自治公约》,共同约定自治管理的具体事务。自治小组定期开展调研走访,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有效畅通民意渠道,汇聚基层自治“好点子”,并形成需求清单。开展宣传动员,增强居民自治管理认知,发掘基层治理“能巧手”,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小楼门“议”起来,居民共商释放社区治理叠加效应

“社区协商理事会——党群议事会——楼门议事小组”三级协商议事体系为支撑,楼栋自治小组联合楼门议事小组定期召开楼栋居民议事会,由专业社工力量加持,运用专业的社工技巧,邀请党员、居民代表、物业等多方代表参加,通过楼门网谈方式,利用休息时间针对楼栋美化、楼栋活动、楼栋内特殊老人关怀问题进行“微协商”,引导居民自办“私事”、楼栋自治主办“小事”、社区和“部门”联办“大事”“难事”,实现社会治理深度广度“双融合”,截至目前,万春社区已经召开楼门议事会23次,累计参与人数达482人次。万春花园芳园50栋共计住户38户,其中50周岁以上退休人员占比88%,该楼栋总层高18层,电梯的使用率极高,之前一直存在电梯内卫生差,电梯故障率高、楼道乱堆放的问题。为此50栋楼门自治小组前后召开3次楼门议事会议,邀请物业公司、电梯维保单位、业主委员会代表共同参加,最后议定了物业公司加强保洁、维保单位加强日常排查维保、楼栋居民做好门前包保、业委会加强日常监督的决定并立即执行,同时由楼栋自治小组发起成立了楼栋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现在进入芳园50栋,环境卫生明显提升、爷爷奶奶们也不再乱堆放,干净楼道已经成为社区的一张名片。

    小楼门“动”起来,广泛参与催化基层治理共生效应

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 群治共建 全民共享”为“楼门自治”工作理念,通过建立问题收集机制、矛盾排解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定期议事机制,创新性开展工作。强化社区资源整合机制,吸纳“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党员示范户、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广泛融入,对楼栋问题进行全方位监督、反馈和解决。楼栋自治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就卫生管理、矛盾调解、民意收集、邻里互助、政策宣传开展讨论并落实实施。融园4栋应居民需求,新增楼道议事座椅同时对单元楼门前裸露地块进行硬化,彻底改善了脏乱差和非机动车停车难的状况;嘉园8栋通过楼栋自治小组多次沟通协调,居民自筹资金对楼道进行了出清、装饰并安装监控设备,共建安全楼道。嘉园22栋居民养狗引发矛盾的情况,由楼栋自治小组联合业委会、物业以及党员志愿者多次调解已经解决。截至目前,万春社区初步试点的5幢楼栋的自治小组,已经办成居民关切事项10余件。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清水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楼栋自治新模式,用小楼门撬动大治理,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逐步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小区治理从“保姆型”向“自治型”转变,进一步激发社区自治活力,有力地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共商共治打造更有温度的社区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