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用真情和担当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记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汤沟镇政府

发布时间:2021-08-19 15:55信息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赵丹丹 张学桥 阅读次数: 字体:【    】

鸠江区汤沟镇南濒长江、北枕裕溪河,位于皖江江北产业集中区大龙湾片区核心区。近年来,汤沟镇以群众满意度为“坐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今年“七一”前夕,汤沟镇政府荣获第七届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时代出卷”以“群众所想”谋大局

坚持以党建领航,汤沟镇不断夯实发展根基。

针对新时期村级组织力量分散、网格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镇党委积极探索村级工作事务网格、为民服务网格与党小组网格并轨,力推镇、村两级资金下沉、事务下沉、服务下沉,变村居工作“一根针”为“一张网”,努力将农村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村级道路修建、环境整治等问题在网格解决,实现了“向心聚力·三网共治”党建引领下的农村基层治理创新。

当前,在芜湖擘画的江北建设蓝图下,汤沟镇迎来“大建设、大发展”机遇。8月10日下午,在芜湖北站站西路中段湾谷科技园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挖掘机轰鸣不断、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正在加紧施工。“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前期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征地拆迁。”汤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艳介绍。

2020年以来,芜湖长江三桥飞架南北、芜湖北站落子汤沟镇、商合杭高铁通车运营,作为商合杭高铁横跨长江的“门户”之地的汤沟镇,“朋友圈”越来越大。2020年,汤沟镇招引企业项目签约12家,培育汤沟总部经济产业园、汤沟镇建筑产业园、汤沟镇电商产业园3个,入驻三产服务业企业128家,镇域经济呈现出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的崭新气象。

“政府答卷” 以“群众所盼”讲担当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时刻,汤沟镇党员干部总是冲锋在前。

2020年1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迅速打响。面对突发疫情,汤沟镇村干部齐上阵,以初心守护家园,一时间,一个个村庄、一条条道路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面对早期口罩匮乏、防护物资紧缺的困境,镇村干部和村医们自告奋勇,用雨衣自制防护服,骑着电动车往返乡村小道,逐户上门测量体温。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采购生活用品变成一大难题,许多隔离在家的村民生活所需得不到保障,镇、村工作人员自发为群众送菜送饭,“宁可跑断腿,不愿落下一个人”……

去年7月中上旬,汤沟镇境内长江、裕溪河干流全线超保证水位,前江后河南北夹击,长江外护圩频频告急!汤沟镇红旗村位于长江外护圩,7月12日,水势迅猛,堤防告急,该镇102名工作人员立即奔赴群众家中,帮助1435多名群众连夜转移。整个汛期,近50个日日夜夜,全镇党员干部全部上阵,与群众一起共同筑起抵御洪水的“铜墙铁壁”,确保了万亩圩口无一溃破、人员无一伤亡,汤沟镇获评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

“人民阅卷”以“群众所评”看成效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工作干得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

“过去捕鱼是为了生计,还要听天由命;如今护渔是为了保护母亲河,还能有稳定的收入。”汤沟镇红旗村村民汪茂贵过去是老渔民,如今是芜湖市护渔队队员,提起变化,他感慨万千。

作为长江流域全面禁捕的重点区域之一,汤沟镇在全市率先完成退捕任务。为做好渔民上岸后安置保障,镇政府及时建档立卡,通过产业帮扶、务工就业、自主创业、推荐就业等“四个一批”举措,帮助渔民转产就业安置,累计补助渔民资金达260万元。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的长江汤沟段沿线“绝户网”密布、“三无”船舶泛滥,现在的长江水清岸绿,江鱼逐浪。

“汤沟镇人民政府荣获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靠的是6.4万名群众的支持。”彭艳表示,荣誉已成过去,未来还需努力,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镇党委政府将以“心中有民”的情怀、“有我必成”的实干、“舍我其谁”的担当和“久久为功”的韧劲,以人民为中心,打赢“征收战”,打好“农业牌”,做好“水文章”,助力江北新区建设,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初心的时代新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